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萬乘行(2)(第2頁)

  其中,東都和河間大營一政一軍,影響範圍都是全地域的,只是影響力多少而已。前者不必多言,後者的實際控制人薛常雄也有江都的旨意,是正正經經的河北行軍總管......不過,又因為地域方位的緣故,東都的核心利益其實是在河北西南面幾個郡,尤其是汲郡和魏郡,而河間大營視為禁臠的則是河間、信都、渤海、平原、清河、博陵這幾個最為富庶的精華之地。

  可與此同時,燕山一帶,因為有北地數千年軍事壓力存在的緣故,素來有軍事、政治、經濟集團化的傳統。放在眼下則是以所謂傳統的幽州大營為核心,以富庶且巨大的總管州幽州為根本,將燕山一線的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安樂郡、北平郡、盧龍郡,包括燕山那邊北地也有一個北渤海領,結成一團,儼然一體。

  甚至之前晉北三郡,都在亂後一度受幽州大營的影響。

  除此之外,沿紅山到北面黑山一帶,挨著晉地的武安郡、趙郡、襄國郡、恆山郡四郡,無論是郡守人選,還是之前兩。(本章未完!)

  第一百一十六章萬乘行2

  年軍事掃蕩中的表現出來的獨立性來看,恐怕相當程度上受到了太原—英國公—白氏的影響,隱隱有淪為太原附庸的感覺。

  “說白了,咱們必須要曉得,想要取得立足之地,或者說想奪得漳水以南以東的這幾個富庶大郡,咱們真正的敵人是誰。”

  張行認真言道。

  “本地的郡卒,本土的大豪,看起來很強橫,兵力也不少,立場更是跟我們作對,但實際上,只要我們打的河間大營不敢抬頭,他們就不一定是敵人了;而本地義軍,看起來是友軍,但將來未必不是個麻煩;反倒是河間大營,是毫無轉圜道理的,真正的勝負,最起碼這幾郡也只能是我們跟河間大營之間來決。”

  徐師仁若有所思。

  而張行也追加了一句:“當然,主要還是這些義軍和本土大豪之間沒有一個真正的頭,沒有捏成一體......如果我們不來,大魏朝廷日漸崩壞,河間大營居於富庶之地,遲早要自壞,到時候肯定會有本土豪傑大浪淘沙踩著他們乘勢而起的......所以,我們才要快,才要狠。”

  徐師仁更是胡亂點頭。

  就這樣,陣前教導到此結束,眾人只是來看戰局。

  且說河間大營的軍紀雖然差,但戰力其實不俗......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仁者必勝的,張行打了兩年仗,也稍微見識到了一點,那就是敢拼命的流氓未必不是好兵員,而所謂自耕農在守和攻上面反差也不是一般的大,最好的兵員其實是有產但脫產的良家子。

  實際上,在意識到一旦寨破,身後劫掠的子女財貨都要丟掉以後,河間軍反而爆發出了強烈的戰鬥慾望,反倒是黜龍軍,隨著開局圍攻的一口氣漸漸散去後,明顯有些長途奔襲的疲憊感顯露出來。

  除此之外,河間軍到底是正規軍,即便是一日來用的營寨,也頗為嚴整,內裡有四五個小營,輜重和劫掠的子女、民夫藏在內裡,外面用柵欄聯結,更有壕溝、鹿角。

  這也是攻打不順的一個重要原因。@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當然,這些都無所謂,因為黜龍軍的援軍馬上就到,而且不止一股援軍,雙方從高到底,實際戰力對比擺在那裡,河間軍的大營遲早要被打破,此時緩一口氣,輪番攻擊敵營,尋找破綻,再行突破,未必是壞事。

  但很可惜,張行一開始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速勝,而且要吃幹抹淨。

  “結陣!”

  正午陽光下,張大龍頭立在旗下,忽然抬手,竟是片刻都不遲疑。

  與此同時,周圍人只覺得身側陡然一冷,卻又親眼看見宛如實質的寒冰真氣自這位龍頭身上四面逸出,彷彿什麼流動的灰白色冰水一般,而寒冰真氣接觸到初冬正午陽光下的煙塵和空氣,復又迅速生出一股薄霧來,但薄霧在乾燥的正午時分根本沒有延續的能力,迅速又沾溼了周圍人馬甲冑旗幟,然後消失不見。

  早就得到軍令的眾人不敢怠慢,徐師仁也只是一怔,便趕緊施展真氣,一時間,各色真氣交匯,輕易結合一體,陡然成陣。

  自劫持皇后鑾駕開始,到百騎白衣破敵,再到歷山一戰,黜龍幫上下,從這些修行者再到尋常士卒,早已經習慣了這一幕,也曉得對應威力,自然一時軍心大振。

  前方賈越部,更是得到通知,迅速調整部屬,準備讓開一個口子。

  當此之時,便是對來到河北極度抗拒和不滿的輔伯石,也面色凝重起來,遠遠認真看著這一幕,並按照軍令,讓本部一千淮西子弟兵按照軍令做好準備——他們將在周行範部之前尾隨前方真氣大陣,衝入營寨,進行掃蕩和突破。

  至於伍驚風,照理說他應該見多識廣,甚至算是此種專家才對,但此時望著這一幕,反而有些驚疑之態,好像見到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一般。

  不過很快,他還是釋放出了自己那股黃色真氣,融入到了這一大。(本章未完!)

  第一百一十六章萬乘行2

  片宛如活物呼吸般的真氣潮汐中,一邊用心感受,一邊隨之緩緩啟動。

  一同啟動的,還有那面紅底“黜”字旗,以及夾雜了兩百親衛在內的數百甲騎。他們扔下金鼓,旗幟也只留存這一面,然後緩緩前行。真氣大陣內,並沒有什麼過分的喊殺聲,修行者們在努力調整呼吸和真氣的鼓動頻率,試圖讓自己完全融入陣中,而沒有修為的近衛們則是一邊跟上一邊上弩、拔刀、擦槍。

  身後一千淮西兵,此時也已經將自己的兵刃展露出來,和其他各部分別使用多樣兵器不同,他們居然全部用的是長刀和長矛,一時刀光閃耀,白刃照眼,與前面漸漸鼓盪起來的真氣大陣遙相呼應。

  真氣大陣的速度越來越快,潮漲潮落的動靜也越來越大,營寨中的三位中郎將自然也察覺到了那面旗幟的運動和戰場的異樣。

  剛剛從一側支援回來的諸葛仰深呼吸了一口氣,冒險騰躍而起,復又倉促落下,一時面色發白一一他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在搞什麼鬼,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種大陣。

  他當然見過這種真氣大陣,而且不止一次,而且有兩次印象格外深刻。

  一次是在一徵東夷的時候,彼時不光是大魏如日中天,便是東夷也都兵強馬壯。落龍灘莫名水漲,那位東夷大都督駛他的大舟入灘,長生真氣四面灑下,聯結成陣,數萬水軍宛若一體,而大魏皇帝駕觀風行殿觀戰,分遣六位宗師大將,各自成陣,雙方在灘中交戰,宛若真龍神仙一般對撞。@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而這種對撞中,即便是成丹高手若處在不利位置,也是須臾傷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