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九十四章 荷戈行(18)(第2頁)

  換言之,早在張大龍頭擔心自己會見到逃亡百姓之前,本地百姓就已經逃亡結束了。

  “數完了嗎?”中午時分,大約快進發到嬴縣縣城的時候,張行忽然勒馬,就在路邊停下,絲毫不顧本地義軍已經在前面出城待降了。

  “數完了。”自後方趕到的閻慶滿頭大汗匆匆來報。“沿途各村逃亡丁口的數字都不一樣……”

  “大約佔幾成,總數大約多少?”張行打斷對方,迫不及待來問。

  “兩成吧……只計量汶水沿途村落,已經達到三千餘戶,具體丁口就難說了。”閻慶剛一說完,便嚥了口口水,因為他隱約意識到面色不變的張大龍頭其實已經發怒了,於是他趕緊又做解釋。“這是官道上的,被劫掠也好,被騷擾也罷,都是受影響最大的地方,其他各處未必有這麼多……”

  “足夠了。”張行乾脆打斷對方。“確實是這個嬴縣裡的義軍做得嗎?”

  “最起碼最近幾次都是他們做得,徵收牲口的也是他們。”閻慶小心來答,順便做了補充。“徵收牲口其實就是知世軍王厚的習慣……因為牲口方便轉運,又是葷腥,是最好的軍糧……受他影響,琅琊魯郡這些義軍都有徵收牲口的毛病。”

  “劫掠就是劫掠,什麼徵收?”張行終於把不耐擺在臉上了。“我說四個軍令,你處置一下,速速發出去。”

  “是。”閻慶立即改口。

  “第一個軍令,是告知在泗水的雄天王,我要提高對劫掠義軍的懲處……必須要殺人!除了特定頭領要處置,士卒也要抽殺,三十抽一也好,五十抽一也行,直接追究骨幹也成,總之要見血……我在嬴縣這裡決定五十抽一,並追加對骨幹的處置,幾個頭領都不準備留了。”張行面色依舊不變,卻說出了讓人後脊背發涼的話來。

  而此言一出,閻慶明顯猶豫了一下,似乎是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趕緊點頭,旁邊王雄誕也有些反應。

  “第二個軍令,就是嬴縣這裡,讓賈越在前面做好準備,準備殺人。”

  “是。”

  “第三個軍令,是與齊郡那裡發出的,告知前線三位大頭領和賈閏士,如果賈務根、樊豹,以及其他齊魯軍首領、齊郡所領各縣縣令準備投降,可以適當放寬條件,仿效之前歷山戰後的降級任用,但為首者必須要率先白衣出城請降,以作誠意。”

  閻慶明顯還是想說些什麼,但最終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記下。

  “最後一件事情。”張行想了想,忽然壓低了聲音。“告訴徐世英……讓他瞅著琅琊郡的情況,自行決斷,沒必要全取,先封住北面就行……咱們力量有限,要先壓住登州的勢力。”

  這一次閻慶沒有多餘反應,反而是立即醒悟,再三點頭,便轉身傳令去了。

  而他剛一走,張行停了片刻,忽然扭頭看向了身側幾度欲言的王雄誕:“小王,問你個事情,你算是半個本地人,你說,這些拋荒逃亡的,會逃到什麼地方去?”

  王雄誕想了一想,立即給出答案:“東夷。”

  張行微微一怔。

  “就是東夷。”王雄誕正色來答。“往南走會被淮河攔住,然後轉向東面,往北走會被大河攔住,也轉向東面,最後十之八九還會轉向東夷……不光是現在,之前江淮東境便有的東半截就有闖龍灘的說法,便是一有災荒戰亂往東夷跑……但也有從東夷轉口往北地逃的說法。”

  張行點點頭,若有所思:“東夷……”

  “東夷雖然稱不上地廣人稀,但三面環海,很少有大規模內亂。”從那日後便沒走的謝鳴鶴忽然在旁插嘴道。“活命還是好的,但也僅僅是活命。”

  “怎麼說?”張行立即追問了一句。

  “東夷上下都篤信青帝爺,少部分信奉赤帝娘娘,其中青帝爺的影響比什麼都大。”謝鳴鶴正色來答。“而青帝爺因為當年百族相爭之事,最不喜歡看下面人內亂,所以東夷朝堂上,什麼事都憋著,一層摞一層那種……至於說只是活命,莫忘了,東夷人現在還受當年妖族影響,定品分類的,人逃過去,也只是最下賤品類,勉強餬口活命罷了,與官奴無異。”

  “真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風俗。”張行沒有評價事情好壞,反而順勢感慨。“之前我曾與人有約定,要往東夷走一遭,也曾與思思說過一起去履約,現在卻不知此生還能不能成行了。”

  謝鳴鶴見到張行感慨如此,反而不解:“你既是北地人,為何對此類風俗感慨?三輝既起,四御便落,但反過來說,四御在天下中央的直接影響力少了,東夷、妖島、北地三處的影響就顯得極大了,也就是白帝爺素來講究些,很少有在蜀中折騰……你自北地來,便該曉得,那裡是個什麼內情。”

  張行若有所思,然後看向了騎在馬上壓陣向前的賈越,後者已經在百餘步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