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三十七章 雪中行(6)(第2頁)

  “當然要按紙面上討論。”魏玄定不耐道。“未慮勝先慮敗,萬一朝廷這些人個個都是忠君報國而且意志堅定之人怎麼辦?所以,要努力從已知的情報中做出一個說得通的計劃來,只要計劃裡有個託底的說法,那便可以做!”

  說著,魏道士瞥了一眼徐大郎側後的牛達和關許,冷笑不停:“雄天王以為,大家在這裡嚷嚷著不能打,是真的覺得不能打嗎?要我說,就算是有人真不願意打,也只是覺得自家離得太遠,分不了多少兵出來,屆時沒有太多功勞分潤罷了!”

  牛達勃然大怒,不顧一旁關許眼色,當場起身:“魏首席自可在這裡說些不用錢的廢話,可說到眼下,到底有沒有一個說得通的計劃出來?”

  堂中不知道第幾次安靜下來。

  而這一次,時間莫名有些長……畢竟,一開始沉默,很可能是大家不願意在牛達和魏玄定這兩位有宿怨的大人物之間做摻和,可再往後,卻很顯然是那句話。

  沒人能弄出來一個說得通的計劃。

  而且說實話,就這一群土豪和低級官吏組成的草臺班子,指望誰能整出來一個像樣的計劃書,恐怕也難。

  但,確實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

  有,託個底,按照眼下的行事,有棗沒棗打一竿子試試,成了,那就是揚名天下的事,最起碼可以讓東面的那些人側目;可沒有,那就是徹頭徹尾的軍事冒險,而且是沒有太大危機下,主動發起的軍事冒險……說句不好聽的,到時候死了活該,還要為天下笑。

  “不能小覷了天下英雄。”半晌,還是張行在座中端坐不動出聲了。“必須要有一個能說得過去的計劃,只要紙面上說得通,便可以求個三五分勝,便足夠出擊了,屆時即便不成,也足夠能給幫內上下左右東西一個交代;可若是沒有,那便是我們無能,我們智略不足,也就不要搞什麼以卵擊石之事了……徐大郎!”

  “哎!”徐世英莫名緊張,趕緊起身。“三哥請說。”

  坐在一側的牛達詫異來看,卻只能無聲。

  “你剛剛說軍事上不行,一個是說雪地上行軍,一個是說兵力不足……對不對?”張行依舊端坐不動。

  “是。”

  “所以你準備怎麼辦?”

  “最好是等他們過了梁郡,去譙郡,譙郡屯軍只有三千,再加上可以用碭山做落腳點,中途休息,再帶上碭山的部隊,軍事上未必不能變成優勢……”徐大郎認真以對。“而且這樣的話,即便是從碭縣穿過去驚動了當地官兵,報上去也只是去報給梁郡,等報道梁郡郡治宋城再去通知皇后,咱們也早已經做成事了。”

  說到這裡,徐世英誠懇補充了一句:“這是從之前三哥說的朝廷官軍只掃自家門前雪想到的一個主意,也不知道對不對。”

  張行微微頷首,周圍人也多釋然。

  因為這最起碼是個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且聽起來確實可行。

  “範廚子。”頷首完畢,張行扭頭看向了那個碭山來的首領。“王振跟你說了嘛……碭山能出多少兵?”

  範廚子怔了怔,欲言又止。

  “我宰執都殺了,而且此間打劫皇后是我做首腦,黜龍幫也是我立的。”張行無語至極。“你還當我是昔日靖安臺執行公務呢?”

  範廚子摸了摸自己肥大的肚子,嚥了口氣下去,努力平靜來講:“四五千人吧!”

  “這麼少?”張行一時詫異。“這世道挺好嗎?碭山什麼時候缺賊寇了?”

  “不好,但是如今造反好過做賊,大家都去造反了,做賊的委實不多。”範廚子言辭懇切。

  張行居然無話可說。

  “四五千人足夠了。”徐世英趕緊接口。“而且在梁郡打,是一萬四萬打一萬,在譙郡打,乾脆是一萬四五打五六千……”

  “若是這般,便可以做。”小周也終於發表了意見。“只要軍隊多,維持住陣型,前後截住。便是攔不全對方的修行者,只要應對的妥當,中宮的隊伍肯定是要在曠野裡潰掉的,到時候就任我們宰割了。”

  張行還是沒有說話。

  但是許多人都已經認同起這個方案來,尤其是魏玄定和雄伯南先後表態後,事情似乎已經定了下來。

  “不對。”

  “不行。”

  但很快,張行和小周幾乎是同時出聲,引來他人詫異,而二人對視一眼後,張行復又直接示意小周來講。

  “徐州大營。”小周認真提醒。“徐州大營離譙郡不遠,我們能知道譙郡缺兵,那護送皇后的那些人自然更知道,所以必然向譙郡西面的徐州方向請兵,萬一徐州大營派出了精銳去譙郡怎麼辦?”

  場面再度冷了下來。

  “不止如此。”張行託著腮若有所思。“還有淮右盟,到譙郡就是淮右盟的核心地盤了……官軍必然擔心淮右盟會倒向我們,所以必然會請徐州大營兵馬去接應,但我們也該心知肚明,淮右盟從來沒跟我們是一家人,要是他們反過來助皇后又該如何?”

  堂中已經不知道是幾次沉寂了。

  但這次沒持續多久,魏玄定立即嚴肅更正了方案:“那就在梁郡動手!我們從北向南,碭山兵從南向北,兩頭截住,一萬四五千兵對一萬,兵力優勢依然在我。”

  張行沒有吭聲。

  可有些人已經被徐州大營嚇到,主動提醒:“萬一徐州大營派兵來梁郡呢?”

  魏玄定一時語塞。

  “不會。”正在思索什麼的張行脫口而出。“梁郡的曹汪明顯是投了東都,徐州那裡明顯聽皇帝多一些,內裡也會有爭執……徐州那些人可以去譙郡,卻不敢去梁郡,真要是擅自上門,怕是曹汪要搞趁勢吞併也說不定。”

  眾人聽得迷迷糊糊,但也只能點頭。

  但很快,立即又有其他人小心提醒:“魏首席,皇后順著渙水大道而下,沿途城池密集,每隔幾十裡便有一大城,若是碭山那裡,似乎還有下邑的縫隙可以直接過去,可我們要想過去,必須得穿過虞城、楚丘等地,這些地方之前便說了,梁郡的郡卒早早駐紮了進來。”

  “那就先取這兩城為立足之地。”魏道士認真探討起了方案。“正好,取不下來,此事做罷;取下來,就勢以這兩城為根基,大舉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