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十三章 俠客行(13)(第2頁)

  “要多少?”兵部尚書段威眼皮一跳,終於插了嘴。

  “最少十萬。”曹皇叔冷冷以對。“沒有十萬,如何能替陛下壓住亂局?”

  眾人聽得清楚,不免心中微動……說白了,只是軍事上壓過毫無組織性的盜匪,幽州河間大營調度起來,掃蕩河北足夠,江都那邊也自然會掃蕩江淮,晉地也有一個太原留守在招兵努力壓制晉北……那麼,如果只是中原當面,就算加上保護東都本身,又如何還要十萬兵?

  這十萬兵,到底是用來清理盜匪的,還是用來鎮壓這幾處朝廷兵馬的?

  這個亂局,又指的是誰?

  你曹皇叔,又憑什麼來鎮壓其他人?

  “太難了。”片刻後,大概是知道自己躲不掉,段威往座中一躺,直接嘆氣。“幾個倉儲裡,錢糧布帛都還算充足,大不了吃陳米嘛,多給點布帛做賞錢便是。可是隻有錢糧又有什麼用?兵員何處來?之前連續起役,連續募兵,連續起屯兵,關中和陝洛也都疲敝的厲害,甚至隱隱不穩,光是兵員,恐怕就是個大困難。”

  在座的八人中,最少有一多半人在點頭,因為大家都知道,段尚書說的根本就是實話。

  “段尚書說的對,一點都沒錯。”曹林目光掃過堂內幾人,語氣泰然。“可那又如何?大魏一半的州郡都在造反,國家都要亡了,說什麼疲敝,不是可笑嗎?真到了必要之時,雖婦女童子亦要上陣,何論疲敝?”

  “那就強徵!”段威嗤笑一聲。“曹中丞說了算……但人可以強徵,軍械又怎麼辦?莫忘了,之前東征,軍械什麼的全都掏空了,不然那些盜匪也不至於輕易攻城略地壯大起來。”

  “那就重新鍛鍊。”曹林毫不猶豫應聲道。“總有法子的。”

  “法子當然有的。”段威立即揚聲回覆。“但工匠多在南陽,而南陽的一半城池都被伍氏兄弟給打下了;更要命的是,還沒有鐵,鐵都鑄大金柱了!”

  “那就熔了大金柱。”曹林依然毫不猶豫,甚至眼皮都沒眨一下。“速速鎮壓伍驚風,同時熔了大金柱……無論如何,東都這裡,一定要立一支新軍,以保大魏的江山社稷!”

  話到此處,段威終於閉口不言,而整個議事堂中,也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這期間,段威與上柱國錢士英對視數次,蘇巍與牛宏幾次欲起身,張世本欲白橫津也幾次想開口,但始終都沒有敢真正接這個話。

  “你們都沒話可說嗎?”曹林見狀,反而有些失望。

  “這裡是南衙,陛下走之前,將東都託付給了我們,我以為沒什麼不可說的,反倒是不說,才是不忠。”就在這時,一人忽然起身,卻正是刑部尚書骨儀。“諸位都不說的話,那我來說……中丞,我有幾句話要問你。”

  曹林反而面色緩和不少,甚至禮貌抬手,做了個請的姿態:“骨尚書請講。”

  “熔大金柱要不要請聖旨?”骨儀認真來問。

  “要!”曹林昂然做答。“但事從急權,一邊請旨,一邊直接熔了便是。”

  “那便是不請旨擅行了。”骨儀嘆氣道。

  “陛下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曹林笑答道。“於國家有利的事情,他為什麼要反對?”

  “那好。”骨儀繼續誠懇來問。“眼下局勢,徵兵必然要從關西征,可是民力委實疲敝,是不是要從功臣莊園中徵壯丁?”

  “當然。”曹林陡然一肅。“國家這個局面,他們還留著壯丁在莊園裡幹嗎?造反嗎?這就是要取其強而補中樞之弱!否則,便會再有楊慎之事!”

  堂中氣氛愈發凝固。

  但骨儀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了下去:“還有,幽州、河間、江都、徐州大營的主將,都是陛下親信,便是不聽我們的,也只會聽陛下的,將河北與江淮,還有東境的盜匪交給他們便是;還有白公在太原,也是陛下所指的留守,有他在晉北會安定……那隻剩中原與南陽兩地的盜匪,十萬兵,是不是太多?”

  曹林嘆口氣道:“骨尚書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些。”

  “我的意思已經夠明白了。”骨儀嚴肅以對。“中丞是皇叔,是大宗師,也是國家根柱,陛下南巡,身後自然要交給中丞來主持,可中丞若是藉此與陛下做抗衡,又哪來的名正言順呢?而若是事事跟諸公逆反,又哪裡來的人心依附呢?”

  “我知道骨尚書是忠臣,但我也是忠臣。”眾人注視之下,曹林稍作沉默,乾脆應聲,儼然是這些日子早有思索,早有定論。“唯獨爾等只須勤懇國事,忠於君上便可,而我除了是人臣外,還是國姓,還要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先帝……所以,我只要大魏千秋萬代,怎麼好,怎麼來……所謂但有我一日,就決不許大魏有任何傾覆之危,為此不惜粉身碎骨、身敗名裂,至於其他的小節,能周全的我自然周全,但也僅此而已。”

  “我懂了。”骨儀點點頭,坐了下去。

  而曹林掃視其餘七人,又在座中追問:“諸位,十萬兵,可還有誰不以為然?”

  蘇巍以下,無人敢答。

  “諸位。”曹林繼續環顧。“東都之事,暫由我來自專,可有人不滿?”

  依然無人做答。

  “若有人不滿,也就不滿吧!”曹林忽然冷笑。“但須請得一兩位大宗師,或者三五位宗師來方好不滿……這樣好了,我來繼續做個專橫的惡人,請在家閒居的魚公出山,去江都,輔佐陛下平叛,請吐萬公出山,平叛南陽……如何?”

  魚公,是司馬正的師父魚皆羅,吐萬公,乃是另一位關隴內部的軍中宗師吐萬長論,和來戰兒一樣,都是軍中的宗師高手,卻都因為當年賀若輔、高慮一案的緣故,或者說出於打壓老臣的緣故,閒居在家數年了。

  這兩位,應該就是蠢蠢欲動的關隴諸族的倚仗,也是段威、白橫津、錢士英敢在這位中丞面前稍微保持一點姿態的倚仗。

  所以曹中丞這一招,叫威逼之後,順勢釜底抽薪。

  “我以為可以。”唯一跳出來公開質疑的骨儀忽然主動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