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五章 俠客行(5)(第2頁)

  “不是我心存不善。”文吏聽到這裡,終於無奈嘆氣。“只是外面亂成這樣,蒲臺在河北這邊又沒有城,全靠李水君分劃得當,方圓數十里才能維持安定,現在他要是走了,只怕是立即要壞了局面。”

  “如何不懂你們難處呢?”張行立即點頭。“但強扭的瓜不甜,李定留或者不留,只能去看你們的誠意和他的本心,若是以為攔住我們便能讓他不走,未免有些想當然了……”

  那文吏乾脆起身避座拱手。

  張行當即在馬上還禮:“放心,我見面決計不提此事,只與他說些家裡的交代。”

  文吏這才釋然頷首。

  而眾人這也才醒悟,這文吏居然是擔心家中來人後,李定會離開蒲臺,繼而此地不保,也虧得這位靖安臺來找人的心裡門清,立即點破。

  不過,這文吏一時釋然了,其他的丁壯小頭目們反而不安起來,儼然是擔心李水君會走。

  且不談關卡這裡的躁動,只說張行過了路口,繼續前行,中間又經過數次明關暗卡,以及工事圩寨,甚至還有巡邏隊伍,也是讓人嘖嘖稱奇。

  然後,這日傍晚之前,張行終於在光禿禿的蒲臺本臺上,見到了這位似乎很得本地人心的李水君……後者在蒲臺旁的寨子裡聽了什麼靖安臺故人,連李三爺的名號都沒報,就被引到了這個最適合避開人談話的地方了……這是一個人為堆砌的夯土臺子,四周光禿禿的,據說是黑帝爺的神蹟,平素都不長草的,著實有趣。

  而且坦誠說,這位什麼水君精神氣也不錯,面色紅潤有光澤的,不像是倒黴透頂的樣子。

  “我本來不算倒黴的。”那位李水君看到來人,只籠著手來苦笑。“但是看到你便該曉得,似乎又要倒黴了。”

  張行絲毫不管,只是認真作揖:“李水君做得好大事業……聚攏丁壯,擅分軍械,又把控大河南北要害,收攏人心,這是要造反嗎?”

  李定沉默了一下,居然懶得駁斥,只是認真來問:“你找我作甚?”

  “我去跟著聖駕東征的時候,便聽說李水君在這裡,等東征大敗而歸,聖駕都去江都了,卻不料李水君還在這裡,走了一圈,到了濟水上游那邊,聽人說李水君還在這裡……一時好奇,所以來看。”張行有一說一。

  “然後呢?”李定繼續來問。

  “我組了一個黜龍幫,專司獵殺真龍,歸天地元氣於民的,素來知道李水君是個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而且跟呼雲君有私交,所以想請李水君入夥,引他入圍,做了他立威。”張行真切來言。“李水君且放心,我現在是幫內左右兩個大龍頭之一,只要你點頭,一定努力給李水君你弄個大頭領來做。”

  李定再度沉默了一下,然後只在夕陽下攏起手來,堅定的搖了下頭:“不做,也不入什麼除龍幫,而且我也找不到呼雲君。”

  “那請李四郎幫忙做件別的小事情。”張行繼續誠懇拱手。

  “什麼?”李定稍微認真起來。

  “幫我殺了清河的張金秤,兼併掉他的兵馬。”張行認真來講。“他已經開始屠城了……很不好,我也需要一隻義軍來做事,順便在黜龍幫裡賺點聲望……你到底是個正經上臺面的朝廷官員,手上又有人力,又有物力,做掉他名正言順。”

  李定猶豫了一下,兩人身側,十餘步外負責警戒他人偷聽的小周也詫異回頭,似乎是想說什麼。

  “兼併掉以後,對你也有好處。”張行似乎是早有腹稿,所以認真來講。“一來,做出點事情,東都那裡曹皇叔看到了,也好與你有安排,這是你的前途;二來,你雖然在蒲臺這裡立住了身子,但名不正言不順,遲早要走,而你一走,就眼下的河北局勢,他們要麼一鬨而散去做賊,要麼等著被河對岸的知世郎或者渤海本地的高士通、孫宣致給打敗兼併……與其如此,不管是做賊還是繼續保家,都要打的一拳開,立個威風,省得百拳來……你說是也不是?”

  李定深呼吸一口氣,就在夕陽下坐在了蒲臺上,然後對著東面地平線奮力搖頭:“你這人,若論嘴上功夫,便是呼雲君見了你,都要退避三舍的。”

  “你只說有沒有道理?”張行絲毫不慌。

  “我想先問你一件事。”李定連連搖頭。“你張三郎既決心一怒而安天下……如何又是屠龍又是除龍的?為何不去保境安民?而既要除龍,也就是要造反,為何又要聯結我這個官軍去消滅義軍?”

  “你問的其實是一件事……但非要細細來答,卻又分成三瓣慢慢來說。”張行踱步過去,依然負手直立,卻只是在臺上看對方背後的夕陽。

  “你便是分成八瓣來說,也都無妨。”李定坐在那裡嗤笑以對。

  “第一個問題太簡單了。”張行攤手以對。“我要是有你的家世和你領兵的本事,又跟你一般恰好在亂後在距離東都和江都估計都是最遠的地方守著一堆軍械物資和民夫……我立即就保境安民了!賊來打我打賊,說不定還能升個官,朝廷宣召我就賴著不走,官兵來打我就趁勢反了……但可惜,我沒你那般家世,也沒你這般運氣,更沒你這身軍事上的本事……當然,主要是最後一條。”

  李定一口氣憋在心裡,但到底只是搖頭。

  “第二個問題不言自明,既然沒本事上來獨自迎上萬般浪潮,那就得隨波逐流。”張行認真反問。“李四爺,依著你的才能和眼光告訴我,東都現在比較空虛,一時半會排不出兵不提,只說這一波匪軍,過陣子鬧起來,能撐得住河間-幽州-徐州-江都四大營的反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