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林行(2)(第2頁)

  “那敕龍碑、驚龍劍呢?又是幹啥的?”張行繼續追問。

  “敕龍碑是敕封護國真龍的,分山君避海君就是這麼來的,而驚龍劍是喚醒真龍,讓真龍履約的。”就在張行旁邊坐著卻一直沒吭聲的白有思忽然帶著酒氣插嘴。“但具體怎麼敕封,怎麼喚醒,誰都不知道,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大約記載著類似的說法,然後大家也都有著許多不同的猜測……不過,無論如何,即便是伏龍衛的常檢,怕是也難看到這些東西的。”

  此言剛一出來,秦寶便微微抬頭,但聽到最後一句,卻復又低頭認真啃起了骨頭。

  張行也點了點頭……他知道白有思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犯渾,或者不要當著司馬正的面問太多。

  畢竟,當日在紅山,可是他張三郎主動當著秦寶的面對白有思提及了分山君與避海君,這件事情加上二徵東夷的失敗,再加上白有思正是當日戰後巡視東境的靖安臺朱綬,當然會猜到一些事情。

  不過即便是被提醒,張行思索片刻,也依然充滿了好奇:“司馬將軍,這三件東西這麼厲害,那當年群雄爭霸的時候,為何少有爭奪?”

  “因為沒有意義。”司馬正失笑來說。“我知道你的意思……舉個簡單例子來講……若是群雄爭霸,兩國各自佔據河北一半地方,其中一國便是得了敕龍碑,也應該沒法敕封真龍的,須得全據河北,並使人心無他屬;反過來說,若大魏當日沒有敕龍碑,卻也可以通過大宗師祭練一些一次性的物什來做敕封的……只是這幾樣東西,畢竟是歷史上有名的,還都是至尊親自祭練使用過的,用起來總是更穩妥些的。”

  張行心下微微有些恍然,然後微微點頭:“所以,是因統治而合法,而非因合法而統治?”

  “張三哥,這關法度什麼事?”司馬正一時茫然,周行範則沒有忍住插嘴來問。

  “沒有,打個比方,隨口一說罷了。”張行連連搖頭。

  司馬正點點頭,也不追究,只是懇切來說:“其實,無論是伏龍印還是敕龍碑,這些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真龍神仙什麼的,也絕不可能不給凡人機會,不然也不會有黑帝爺和白帝爺兩位證位至尊的前歷……只能說,不到那個份上,不親自碰一碰,始終還是離得太遠,雲裡霧裡的,可一旦到了,很多東西便自己就豁然開朗了。”

  這話白有思還李定似乎就曾說過,但當時只是來指修行。

  而此時,張行想起看過的那些歷史書籍,稍微映照,也是心中醒悟,不禁重重頷首:“司馬將軍說得好……事情本該如此,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這天地講一個道,也有人走通了,那總該有道路往上走的……只是咱們眼下這個點,終究是有點遠,多想無益,不如等一個水到渠成。”

  司馬正點點頭,低頭喝了一口酒,然後忽然來問:“所以,張三郎不光是想宰執天下,還想學中丞那般,在修行上來個順水推舟了?”

  “差不多吧。”張行乾笑一聲,趕緊又去取盤子裡的肉。“中丞有句話總是對的,我問他的問題,何嘗不是問自己的問題……當然也是自家給了答案的。”

  司馬正連連點頭,卻又一時沉默。

  很顯然,這位當世英才第一的年輕誤會了什麼。

  張行沒有說謊,他當然對那些問題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但是,這不代表他沒有憂心和驚惶。

  原因嘛,不言自明,還是說老了的那句話,這畢竟是一個有真氣的世界,有真龍和神仙,還有至尊。

  這些東西是他交出答案過程中必須要正視的新因素。

  所以,他才會在伏龍衛這個理所當然話題中提及相關事宜後變得有些敏感,只是沒想到司馬二龍的回答居然意外的妥帖和明白——那就是,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遙不可及,因而顯得混沌模糊,但實際上,根據這個世界自己的歷史經驗來看,總還是以人為主,總還是有路的。

  千言萬語一句話,總是有辦法的。

  啃完了兩塊烤肉,張行徹底沒了多餘念想,倒是目光掃過院中幾個心事重重的人後,起了一絲促狹心態,乾脆一抹嘴上的油,當頭來問:“諸位……今日我的志向、心思被你們聽了個乾脆……何其不公?倒是你們,不知道都有什麼志向,能不能說一說?司馬將軍,你是天下公認的英才第一,敢問你有什麼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