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坊裡行(15)(第2頁)

  “來賀喜老弟升遷。”劉坊主大笑以對。“正好有一鍋老鴨湯配酸蘿蔔,不佔肚子,晚上發發汗……不讓我進去嗎?”

  張行一邊苦笑,一邊也只能趕緊將對方迎進來。

  在院中擺好桌椅,放好碗筷,架上小炭爐子,劉老哥的小女兒芬娘便直接退去,只有劉坊主與張行二人對坐,一個開始溫酒,一個開始往老鴨湯裡下酸蘿蔔。

  “老哥真是消息靈通。”張行先偷吃了一塊酸蘿蔔,只覺得滿口生津,不加老鴨湯也足夠酸爽。“中午的消息此時便知道,坊門一關就過來……”

  “也是幹了十幾年的坊吏,別的沒本事,唯獨這附近的消息總是知道快些的……你以為想打聽這附近的事也可以來找我。”劉坊主自將一杯酒水推來,口中不斷。“其實,中午吉安侯家的那位女巡檢出面結了案,下午消息便已經傳開,但一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案子破了,一直到剛才才知道,原來張老弟是吉安侯府的關係,居然要調去錦衣巡騎那邊了……怪不得之前一直有錦衣巡騎的朋友過來。”

  張行本欲解釋,但轉念一想,解釋也是無用,便乾脆順著話來敷衍:“是要調過去,也確實是白巡檢關係,但從這東鎮撫司調到中鎮撫司,都還是尋常軍士,連個品級都無,如何就算升遷了?”

  “瞧老弟說的,你也是上五軍排頭兵出身,你說這軍隊裡的大頭兵,那前頭挖坑的戍卒跟上柱國大帳前的玄甲騎是一回事嗎?”這劉老哥聞言便笑。“靖安臺三大鎮撫司……西鎮撫司高,中鎮撫司硬,唯獨東鎮撫司軟趴趴……從做苦力的東鎮撫司跳到專司大案的中鎮撫司,便是前途猛地打開了,何況你還這般年輕?我早說過,你是要有大局面的。”

  張行聞言再笑,因為別的不好說,孬好乾了大半月的淨街虎,這靖安臺的事情到底是早早打聽過的,所以他心裡非常清楚,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

  且說,靖安臺三大鎮撫司,東鎮撫司掌兩都與地方治安,人數很多,甚至絕大部分黑綬都算東鎮撫司的盤子,力量加一起其實不算差,高層也有六位朱綬、一位少丞在……但要命的地方在於,州郡黑綬相互沒有統屬關係,上升渠道也不在東鎮撫司裡,所以力量過於分散了。

  便是東西二都外加太原、鄴都、成都、江都這六座城裡各有一位朱綬,也只能在各自的澡盆子裡做乾坤。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鎮撫司。

  中鎮撫司人數遠遠少於東鎮撫司,本身也只有東西二都為據點,卻有三個天大的法寶。

  一個是專案制度,若有欽案,或者是驚動了南衙相公、北衙公公們的那種大案需要調查,便一般由中鎮撫司受命,然後指派朱綬,專案專責;

  另一個便是臭名昭著的錦衣巡騎制度,常有朱綬巡檢率領本組人馬不定時前往不定範圍的州郡進行巡查,既有追查逃犯、打壓豪強、跨境彙集力量辦大案的意思,同時也有審查監管東鎮撫司所屬地方黑綬的意思……與此同時,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在於,經常有傳聞說,他們還有搜索地方官吏駐軍情報,彙總奉於宮中的職責;

  最後一個就是在這東都與西都城內,中鎮撫司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刑獄部門和監牢。

  一句話,很好很強大。

  至於說西鎮撫司,西鎮撫司設在西苑,掌靖安臺其他兩司與禁軍、內廷軍法,同時專門管理靖安臺與禁軍還有北衙檔案,甚至有傳聞說,西鎮撫司麾下有一支全是高階修行者的伏龍衛,人數很少,卻直接聽命於聖人……所以,他們當然也很強大,所有人都避著走那種……但前提是宮中決心清理靖安臺或者禁軍,否則很少見他們出現。

  而按照歷史經驗,一般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他們才會出來帶頭洗地。

  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個局面,讀了這個世界的幾本史書後,張行也大約能猜到個一二。

  說白了,還是因為真氣與修行者的存在,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刑部、大理寺與皇室禁衛不得不捏著鼻子各自分出力量,組建出一個新的部門來專行專責。但這種強大的特務部門天生與皇權相契合,所以隨著皇權的發展,他們反過來在一次次朝代更替與內部鬥爭中壯大了自己,終於逆吞了大理寺這樣的部門,甚至強勢壓制刑部,形成了眼下與御史臺並列、隱約高於六部的靖安臺。

  換言之,不是靖安臺一分為三,而是本就是三個強勢部門搭夥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