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百里赴死(第3頁)

  柴紹成功先擊敗了吐谷渾這路,但突厥人正如潮水般趕來秦隴,柴紹壓力巨大,急需兵馬補充,更需要懷玉他們這些軍醫和藥物。

  “再給你五百人,但願你這野戰醫院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多挽救些兒郎們的性命。”

  懷玉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肅殺。

  一名親兵進帳,遞給竇惲一個密封竹筒,他檢查封印無誤打開,看過信件。

  “情況有變,柴大將軍已經跟突厥前鋒交上手了,令我們立即增援。”

  “我要帶騎兵先行,你一起走。”竇惲表情凝重,估計形勢並不樂觀。

  “好,我帶醫院營一起嗎?”

  “你挑幾個助手帶上,我們這次得快馬加鞭急行軍趕過去。”

  柴紹的信是從秦州的伏羌城發來的,距離隴關三百六十里,就算快馬加鞭也得兩日,還必須起碼是雙馬換乘才行。

  時間不等人,竇惲立即召來劉蘭成、牛進達以及四薛等主要將領,傳達了總管柴紹的調令,竇惲要帶四薛和懷玉、盧懷讓等快馬先行,然後是劉蘭成劉進達率兩千騎兵跟上。

  剩下的步兵和輜重民夫等緊隨其後。

  “突厥人攻不下蕭關,試圖打通秦州路直抵長安,秦州絕不容有失!”

  秦州路,也是絲綢之路中線,可自涼州經蘭州,臨州、渭州、秦州,然後過隴關抵隴州、岐州,直至長安。

  秦州還有條小路直通會州。

  五月份的時候,突厥軍就已經通自靈武南下,兵攻會州,一支兵馬自會州直插秦州,甚至一度深入到了隴州一帶,被柴紹擊退後,轉寇蘭州,此後又抄掠渭、臨,頡利母族吐谷渾人配合著抄掠岷、洮,整個隴右糜爛。

  柴紹雖然將突厥騎兵從秦隴兩州趕出,但隨之又要調兵先敗吐谷渾人,這導致他無力將突厥人從渭、臨、蘭趕出去,而涼州的長樂王李幼王的固守涼州的不作為,又讓柴紹錯過了最佳時機。

  如今越來越多的突厥騎兵沿會涼蘭一線而下,蘭渭如今到處都是突厥大軍,柴紹也只能守在秦州一線。

  秦州道這條涼州通長安的要道上,秦州是關鍵節點,涼、蘭、渭幾大州,唐軍都只能退守城中不敢出戰攔截突厥人,柴紹這個總管暫時也無力主動尋戰,只得暫避鋒芒退到秦州,藉助地形攔截。

  懷玉總覺得似乎哪裡有問題,但又想不明白。

  現在他所知道的情報,是突厥大軍從河套一路南下,在靈武硤石與李靖大戰,李靖寡不敵眾,雖從早上打到黑,也沒能攔住突厥大軍,李靖退守蕭關,李道宗據守靈州城。

  然後突厥人叩蕭關不下,轉關去打會州,分兵抄掠,一路攻涼州,李幼良守城不敢出,突厥再分兵小道南下秦州,結果被柴紹擊退,然後突厥兵開始在蘭、臨、渭到處抄掠,隴右無一將敢戰。

  突厥人還拉攏青海吐谷渾入侵大唐隴南諸邊州,隴右附唐熟羌諸部,甚至也蠢蠢欲動。

  好在柴紹先擊敗了吐谷渾,甚至還守著秦隴門戶。

  但看樣子突厥人好像就要從柴紹這打破缺口,反倒是北邊李靖那邊好像突厥人不敢再犯,李靖後面有涇州李藝、豳州張謹,分別統天節、天紀兩軍。而李靖北面,還有靈州李道宗,涼州李幼良。

  怎麼看柴紹都是那個軟杮子,李世民劃給他的五萬人馬,有大半都被突圍人分割困在城池裡出不來,柴紹就算擊敗了吐谷渾,現在也損傷不小,況且孤軍一支,真能擋的住十幾萬突厥騎兵?

  秦州似乎是個死地。

  但他好像有第六感在告訴他,事情不應當這麼簡單,他都能看的出來現在秦州道這一線最薄弱,突厥人看不出,李世民看不出?

  難道?

  歷史上突厥人並不是從秦州道這一線突破進關中的?

  那是從哪,更不可能是從李靖的蕭關突破的吧?

  帶著幾分糾結的心,懷玉帶上了馬周、武君威、陳興、趙信四人,一人三騎,與盧懷讓一起隨竇惲,踏上奔赴秦州伏羌城的行程。

  一行不過百餘騎,快馬加鞭,馬不停蹄的奔馳,比起來時那每天騎馬三個時辰行軍六十里的輕鬆,真是天壤之別。

  他們走後不久。

  軍營裡隨軍商隊的一支,那位經常一襲白袍佩八面劍的玉面郎君,也帶著四騎追出了營。

  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