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分道揚鑣,遙遙孤島


                 千程山水,一夜魂歌。

  《明皇幸蜀圖》上的唐明皇的確過於年輕了,其實此時的李隆基已是白髮蒼髯,老態龍鍾……

  他身穿黃袍,手執紅杖,站在門前,順著高力士的指引,遙望遠處那個無墓無碑的土堆,肝腸寸斷,老淚縱橫……

  此地是馬嵬坡黃山宮。

  此時距那次馬嵬驛兵變已經兩年。

  此刻的李隆基也不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

  ——

  五十年太平天子,一朝落難,眾叛親離。

  那年那夜,貴妃慨然赴死,三郎肝腸寸斷,昏睡不醒。

  因為叛軍已攻陷長安,不能在馬嵬驛耽擱太久,高力士忍淚含悲,將貴妃裹屍以紫茵,陪之以玉環,草草掩埋於驛道西側,之後拉上昏睡的皇帝,繼續踏上西逃之路……

  等李隆基醒來,是被百姓們攔住了道路,他們希望皇帝把太子留下,帶領大家收復京城。

  此時的父子兩人,已經相看兩厭。

  從兵變逼宮,到百姓請願,李隆基對太子搶班奪權的心思洞若觀火。

  但事已至此,他已無力追究。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眼下他只能憋著一口氣,先入蜀修整,再行匡扶大計。

  畢竟烽火因他而起,盛世因他而亂,貴妃因他而死,他實在難逃其責……

  好在他還有那麼多兒子,還有各地邊軍,只要到了川蜀,就可以從容調度,由他居中統一指揮,命諸王分守重鎮,合其兵勢,反攻平叛,以定中原。

  於是,父子二人分道揚鑣——皇帝西行入蜀,太子北上靈武。

  不過,還不等李隆基緩過神來,逃到靈武的太子李亨已自行繼位為帝,改元至德,遙尊他為太上皇。

  面對兒子迫不及待的搶班奪權,得到消息的李隆基雖不意外,心裡終究還是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