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則天之明,因地之性

說起上尊號,原本是有一套複雜的程序。

  先是百官議諡,選定尊號,然後由禮官撰寫諡冊、製作諡寶,這諡冊文書撰寫於玉質編冊之上,稱為諡冊,而撰有皇帝尊號的玉牌稱為諡寶。

  最後,再將這諡冊和諡寶於南郊告諡,表明尊號是上天授予。

  不過,如今上皇年邁體衰,相關程序也都從簡,只是由皇帝帶領百官拜見,奉上諡冊和諡寶,由禮部當眾宣讀,昭告天下。

  原來,武曌始終心裡沒底,不確定兒子李顯究竟會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尊號……

  如果就此貿然出去,怕是就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所以,她才會讓牡丹傳話,讓禮官先行宣讀。

  “帝王者,天所命也;稱號者,人所奉也。今王公侯伯,卿士兆人,詢謀僉同,稽首闕下……上尊號於上皇,曰:澤天大聖皇帝。伏惟陛下俯垂允許,以副四海之望。”

  大殿之外,禮官宣讀諡冊之時,牡丹一直陪在武曌身邊,二人靜靜的聽著。

  “聽這文辭,這諡冊文書定出於婉兒之手了。”

  武曌冷笑一聲,神色複雜。太平和婉兒,一個欺母一個叛主,她始終無法介懷……

  因為一時走神,武曌沒有聽到關鍵的一句。

  “牡丹,尊號為何?”

  “回稟上皇,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

  “則天?”

  “正是。上皇,則天之明,因地之性,這‘則天’二字出自《左傳》中對禮的註解。”

  剛才出去傳達聖意之時,牡丹已經和禮官有所交流,自然明白這個尊號的涵義,此時細細與武曌講解。

  “禮者,天經地義,人道之極也,則天之明,因地之性,向上效法日月星辰,向下效法山河大地,謂之則天。以此為尊號,是皇帝對您的一片孝心,也是對大周帝國的肯定啊。”

  武曌聞言,也就瞭解了李顯的心思。

  對於這個尊號,她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