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一箭雙鵰,臨陣倒戈

進了洛陽城,牡丹沒能直接入宮,而是先被迎到了太平公主的府上,等候召見。

  如今的武則天,已經不是想見就見了。

  即便牡丹是奉了聖意召回,也要看五郎六郎是否願意奏報,才有機會面聖。

  雖然對當下的局勢早有預料,牡丹還是沒想到,宮裡的形勢已經到了如此緊張的程度。

  正值盛夏,如火如荼,二張和李唐老臣的鬥爭也是難解難分,鬧的不可開交,怕是沒有心情顧及牡丹了。

  原來自從武曌回到洛陽,朝堂就清晰的分裂成了兩派,一是是擁護李唐的擁李派;二是攀附二張的親張派。

  擁李派自不必說,那狄仁傑雖然走了,來不及親眼看見李唐的光復,卻引薦了姚崇、張柬之等一批人才,成為擁李派的中堅力量。

  如今上至太子、相王,下至丞相、百姓,都對二張深惡痛絕,盼著李唐早日復興。

  而親張派主要是奉宸府內的一些文人官僚,還有精通阿諛諂媚之道的武家子侄。

  隨著武承嗣、武延基的相繼死去,武家的勢力已經逐漸消退,唯一還有些權勢的武三思等人,因為明堂盟誓、李武聯姻的緣故,也不好再和李家針鋒相對,而是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不過,他們也不是那麼安分的。明面上不好再鬥,就去擁護二張,在背地裡使絆子。

  只要對李家不利,只要能討好聖心,他們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尤其從洛陽回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附二張,加上二張買官鬻爵,如今親張派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大。

  在武皇的庇護和縱容下,二張的私慾和野心就像無人修剪的藤蔓一樣瘋狂滋長,成了不容忽視的隱患。

  這兩年,擁李派和親張派爭鬥不斷,你來我往,面折廷爭,幾個回合下來,已經形成了勢同水火的狀態。

  而就在三郎去西域接牡丹的這段日子,朝堂上又發生了一些事情——二張對宰相魏元忠下手了。

  這魏元忠既是宰相,又是太子左庶子,素來對二張深惡痛絕,平日裡說起這哥倆,左一句小人,右一句小人,絲毫不留情面,也數次上書彈劾,惹得二張對他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