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錦上添花,雪中送炭

在不斷的勸諫和試探中,武則天的心思,終於被狄仁傑揣摩的一清二楚……

  這位智謀過人、通達權變的國老,如今二度拜相,雖已兩鬢斑白,但匡復社稷、重振朝綱之志,卻依然在他的胸中翻湧沸騰。

  身為武周宰相,他要下手整肅的是武周的朝綱;但作為李唐舊臣,他真正要匡復的卻必將是李唐的社稷。

  這,是狄仁傑餘生中最重要的使命。

  這些日子,他不斷勸說武皇冊立東宮,還政李唐,以享萬年香火。但陛下對他的話總是一笑置之,既不駁斥也不採納。

  至於說到武家子侄,她對他們的評價倒是毫不客氣。

  “朕自有聖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癬!”

  這句話給狄仁傑吃了顆定心丸,看來陛下是無意傳位武家了,可是為何遲遲不冊立東宮?

  而且,只要他提到東宮,陛下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似乎始終對皇嗣抱有警惕之心。ŴŴŴ..co

  直到有一日,陛下閒聊時隨口提了句房齡,狄仁傑終於明白,原來李顯才是武皇心目中的未來天子。

  ——

  洞察了陛下的心思,狄仁傑豁然開朗的同時,也有些出乎意料。

  畢竟,在文武百官的心中,一直都以為皇嗣李旦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而廬陵王李顯數次受到叛軍的擁戴,此番契丹叛軍還是打著他的旗號造反,難免會被武則天猜忌。

  他們甚至認為擁立李顯就是和叛軍站在同一立場,會被陛下斥責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