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

  盧照鄰出生於諸族之首的簪纓禮樂世家——范陽盧氏。

  作為才華橫溢,天資過人的世家公子,盧照鄰初入仕途倒也順遂,很快就成了鄧王的座上賓。

  身為高宗李治的叔叔,鄧王李元裕十分欣賞盧照鄰,甚至將之比作西漢的司馬相如。

  世家才子遇到識才伯樂,盧照鄰前程似錦的仕途彷彿已經鋪就……

  可惜,被命運眷顧的詩人向來不多,初唐四傑幾乎無一順遂,盧照鄰也難逃命運的無常。

  就在盧照鄰不甘只做幕賓,離開鄧王,想要參加典選擠進朝堂的時候,因為父親去世,他不得不離京歸家奔喪……

  等他再度回到長安,眼前所見,讓他愕然,更讓他茫然。

  短短几年,大唐朝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唐江山岌岌可危,武氏親信如日中天……

  或許是心有所感,盧照鄰大筆一揮,一蹴而就,寫下了那首氣勢磅礴的《長安古意》。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一首《長安古意》,足以與駱賓王名滿京華的《帝京篇》相提並論。

  一時間,名動京華,萬人傳唱。

  只是,成也是它,敗也是它。

  因為“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這兩句詩引用了皇家外戚的典故,就此給盧照鄰招來了滔天大禍……

  身為外戚之臣,當武承嗣還不明所以的時候,武三思卻被這兩句話深深刺痛。

  有些文采的武三思,從這兩句詩想到了自己的裙帶關係,認定了這是故意諷刺。所以,他和武承嗣羅織罪名,把盧照鄰一擼到底,直接送進了監獄……

  雖然在家人的百般營救下,盧照鄰最終出獄,但監獄的陰冷和苦寒卻讓他感染了風疾,並如跗骨之蛆般再也沒有根除過。

  從此,病魔代替了權貴,成為盧照鄰人生中最大的夢魘……

  一代才子,翩翩才俊,先是面目全非,而後半身不遂,最後一隻手萎靡,再也難以動彈。

  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這個才情滿腹的高傲靈魂,終究被殘破不堪的肉身徹底鎖住了……

  即使是高明如藥王孫思邈,也對盧照鄰的病無可奈何……

  為了避開世人,盧照鄰搬入太白山的深處,買下數十畝良田,親手為自己築墓……

  終於有一日,壯志難酬的盧照鄰縱筆寫下《五悲文》,用唯一還能活動的手,艱難地爬向潁水,毫不留戀的投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