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順其自然,靜觀其變

相逢之後,總有離殤。

  自從草菴一別,林遠很少有機會再來嵩山。

  祭壇、廟宇、行宮已然建好,接下來的安排和佈置就和他這個冬官侍郎沒太大的關係了。

  倒是明堂那邊的工程愈發加緊,女帝以一年為限,督促林遠務必要在明年開春,讓武周明堂再度立於紫微宮之上。

  這些日子,為了籌備封禪大典,武家子侄倒是成了嵩山的常客。

  武三思常駐嵩山,再三斟酌儀式細節;武攸緒也是夜不能寐,悉心排查每一處安全隱患。

  就連上官婉兒也來了幾趟,協助演習封禪大典,力保國之盛典萬無一失。

  周真人冷淡疏遠,楊真人不問世事,於是,接待宮中諸人的任務就都落在了牡丹身上。

  牡丹也無它可以招待,每次都會招呼諸人品茶。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秋去冬來,當牡丹的煎茶手藝練到爐火純青的時候,封禪大典的日子也到了。

  為了迎接這次封禪大典,武三思提前三日就下令清場、掃殿、封山,確保女帝安全。

  在武攸緒的安排下,衙役兵丁全部出動,把嵩山團團圍住,遊人下山,香客迴避、每一個路口都安排了重兵把守,無干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臘月初一,武則天率皇子后妃,文武百官,各藩國君長使臣等,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從神都洛陽出發——封禪大典正式拉開序幕。

  只見從駕文武儀仗,綿延數百里不絕。列營置幕,彌亙原野,牛羊駝馬,填咽道路……

  洛陽距嵩山七十多公里,若是快馬加鞭,一日尚可到達,但這大隊人馬行進緩慢,途中大約需要兩日。

  尤其陛下年事已高,不宜行速過快,顛簸勞碌,為此,薛林遠早就在中途搭建行宮,各式器物一應俱全……

  次日一早,封禪先行儀仗,陸續抵達嵩山之陽,而後續儀仗還在洛陽南郊等待出發……

  華麗顯赫的皇室儀仗,絡繹不絕的官員隨侍,直到正午時分,武則天的御駕終於到達嵩山中嶽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