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自初夏時分林遠走後,牡丹再次和他相見,已經是深秋時節。

  牡丹的封禪勸表,摛翰振藻,鳳採鸞章,盡述祥瑞之相,武則天龍顏大悅,當即傳閱眾臣,昭示天下。

  又有武三思等人著力宣揚,大肆鼓吹,很快,朝野上下一片請願之聲,呼籲嵩山封禪,彰顯大周國威。

  接著,武三思效仿武承嗣的請願之法,率文武百官、軍隊將士、和尚道士及文人名士等近萬餘人,聯名上書,請求舉行封禪大典。

  於是,武則天欣然接受,命上官婉兒頒佈詔書,下旨今冬臘月,嵩山封禪。

  詔令一出,各項準備事宜就正式提上了日程,也做到了明處。

  畢竟國之大典,凡事不得疏忽,冬官尚書武攸寧為了討好皇帝姑母,乾脆在嵩山安營紮寨,親自督陣。

  雖說他資質平庸,如今也被林遠搶盡了風頭,但畢竟是武家子侄,憑著這層血緣關係,他就能穩坐尚書之位。

  何況,封禪大典這種事情,武則天還是隻信任武家的人。

  而林遠,就是那個衝鋒陷陣、出力幹活的先鋒。

  這幾個月,林遠奔波在洛陽和嵩山之間,既要忙著籌建行宮、廟宇,還要兼顧紫微宮內明堂的復建,忙的暈頭轉向。

  當然,牡丹也沒閒著。

  封禪大典,自然少不了各種法會道場,這幾個月,洛陽各地的僧道尼醫彙集一處,還有不少高僧名士應招而來,一時間嵩山熙熙攘攘,香燭繚繞。

  武三思身為封禪使,主管一切封禪儀禮,但他和周真人不和,其中不少事宜還要牡丹從中調停、傳達。

  於是,牡丹就日日穿梭在山中各家道觀、寺廟,也是不得空閒。

  所以,她和林遠雖然相隔不遠,卻也難得相見。

  好在玉清觀的楊真人也過來了,有了師父的幫持,牡丹這才輕鬆了一些。

  ——

  這些日子,牡丹沒見到林遠,武攸緒倒是經常過來。

  身為牛前衛將軍,武攸緒負責陛下的出行安全,如此舉國大典,自然更要精心安排,提前探訪佈置。

  不過,武攸緒數次來往嵩山,除了公務之因,更多是因為他愛上了嵩山的雲霞……

  這武攸緒本就恬然寡慾,不好功名,奈何身為武家子侄,也有不少的不得已。

  之前,他跟隨牡丹去翠雲峰之時,已然動了歸隱之意,此番來到嵩山,更是一眼萬年,再也挪不開腳步……

  這些日子,武攸緒盤桓於此,漸漸的得知了僧一行的盛名,他數次前去慕名拜訪,不過都是敗興而歸。

  這一日,武攸緒又是失落而歸,忍不住和牡丹傾訴。

  “哎,那高僧一聽我是武家之人,數次推脫。如今不勝其擾,竟然出山雲遊去了……

  “可能是之前梁王去過兩次,驚擾到人家了吧。”

  牡丹一邊勸解著,一邊給武攸緒煎茶。

  雖然她沒有明說,但牡丹的意思武攸緒都明白。搜毣趣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女帝登基這些年,他們武家位高權重,炙手可熱……

  尤其是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都是聲名在外,一言難盡,有趨炎附勢的巴結奉承,也有清高之士避而遠之。

  武攸緒知道武家之人不受歡迎,卻也沒想到被人們如此嫌惡……

  連帶他也成了萬人唾棄之人……

  一直以來,他努力保持中立,從不作威作福,不和魏王之類同流合汙,只求一個獨善其身。

  如今他才知道,身在朝堂身不由己,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被這政治旋渦卷攜其中……

  眼下,李武兩家的東宮之爭已經愈演愈烈,武承嗣因病剛消停一些,武三思又開始了上躥下跳。

  別的不說,為了這次封禪大典,武家子侄們一個比一個勤政負責,紛紛跑來嵩山獻計獻策。

  或許,他們還在心裡期許著,這武周王朝真能千秋萬代吧……

  看著忙忙碌碌的武家兄弟,武攸緒覺得可笑又可悲。

  他早就看透了姑母的心思。姑母所用不過是制衡之術,就憑武家這些庸人,想要繼承江山帝位,怕是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