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嵩高惟嶽,峻極於天

其實封禪對於皇帝來說,算是一件吃苦的差事,不僅旅途顛簸,禮數繁多,還得爬山涉水,登高下跪。

  但歷代帝王無不對此心生嚮往,將之視為最高榮耀。

  所謂封禪,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大典,是那些“受命於天”的帝王,在一統天下後對天地之功的報答。

  古人認為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祈願天地交泰,所以才有了封禪之儀。

  封,即在接近天神的山之巔,築土為壇,在祭壇上祭祀天神,功歸於天,增山之高以祭天。

  禪,即在接近地祇的小山丘,除地為撣,在淨土上祭祀土神,厚上加厚,福廣恩厚以報地。

  經過封禪大典,等於昭告天下,皇帝即為“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

  可以說,封禪是證明君權神授、天命所歸的重要儀式,代表著至高榮譽,也是歷代君王的夢想。

  所以,封禪絕非一般的祭祀大典,也不是隨便哪個帝王都有資格舉辦。

  在唐朝之前,登上泰山封禪的只有三位帝王:秦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

  “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自不必說,漢光武帝則是在王莽篡奪大漢江山後,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重新平定了漢家江山,成為兩漢四百年基業的中興之主,所以可以封禪泰山。

  再者,司馬遷在其《史記·封禪書》中有言,帝王欲封禪,或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二者必居其一。

  換言之,只有賢明帝王才有資格擔此大任。

  想當年,太宗李世民也曾想去泰山封禪,他在位時就曾“五議封禪”。

  然而,不是良臣勸阻,就是出現彗星,要麼發生天災或戰爭,心懷敬畏之心的太宗,最終放棄封禪,未能成行……

  不過,向來我行我素的武則天,才不管這些陳規舊俗。

  她想做的事,從來沒人攔的住。

  其實這已經不是武則天第一次封禪了。

  早在三十年前,高宗在位、雙聖臨朝之時,她已慫恿李治於泰山封禪,而她則以皇后的身份追隨左右,充當亞獻。

  要知道,封禪自古都是男人的事情,與女性無緣,武則天就偏偏打破了這個慣例,巧言善辯的說服高宗,以女性之姿登上了泰山之巔。

  不過,那一次,她身為皇后,只是亞獻,不過是高宗的陪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