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風聞言事,聞風而動

初次上山拜訪,裴伷先在玉清觀停留了個把時辰就離開了,他還要回去協助處理林遠之案。

  臨走之時,裴伷先還對牡丹說,等林遠出獄,帶他一起來翠雲峰相聚。

  在眾人看來,有了太平公主的插手,案子已經逐漸明朗,林遠沉冤得雪,只是時間問題了。

  那逼死老農的惡兵即將伏法處斬,天樞項目虧空的賬目也已經補上。

  在裴伷先的大力資助下,之前被強徵銅鐵的洛陽百姓,也都得到了數額不少的補貼。

  眼看民怨退去,賬目已平,案子就要結案了,就在林遠即將被釋放的時候,形勢忽然起了變化。

  原本不聲不響、節節退讓的武承嗣,態度忽然強硬了起來。

  同時,御史中丞來俊臣以“案情有變”的名義,再次強勢接管林遠一案。

  對此,太平公主也無可奈何。

  要知道,在唐朝,御史臺與刑部、大理寺三部門分工協作,大理寺負責案件審判,御史臺負責案件監察,刑部則負責複核,三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鉗制。

  凡遇重大案件,則由大理寺,御史臺以及刑部共同審理,稱之為“三司推事”或“三司會審”。

  當然,如遇分歧無法解決時,最終則需上報皇帝裁決。

  除此之外,御史臺還有監察百官的職能,設有獨立的刑獄機構,具有獨立的司法審判權。

  尤其酷吏來俊臣的上任,更是讓御史臺的權力遠遠凌駕於大理寺和刑部之上。

  他由女帝親自任命,直接對武則天上報,主要職責就是監察天下郡國官吏,對三公九卿都有彈劾之權。

  此外,御史臺還擁有“風聞言事”的權力。

  所謂風聞言事,即在聽聞有人犯罪時,無論是否有確切證據,御史臺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彈劾該人。而且,即使以後核實嫌疑人無辜,御史臺也不會揹負誣陷的罪名。

  正是有了這份特權,來俊臣才肆無忌憚的彈劾朝堂百官,肆意羅織罪名,製造冤案……

  於是,冬官侍郎薛林遠剛出了大理寺,就被關進了御史臺獄。

  ——

  這一下,太平公主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