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一較高低,略勝一籌

平日裡,這些郡王公主們都在各自府裡拘著,很少聚在一起。

  如今,李武兩家的子侄們同坐一席,作詩行令,難免要一較上下,爭個高低。

  不過,不用上官婉兒評判,武則天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終究是東宮的郡王們略勝一籌。

  除了還在懷裡抱著的李隆悌,其他五個郡王個個氣度不凡,俊才風流。

  尤其那十四歲的皇太孫李成器,出口成章,儒雅謙和,頗有當年太子李弘的風範……

  還有那年僅八歲的李隆基,小小年紀,詩作已經十分出眾……

  相比之下,武家那邊的侄孫們,就有些就顯得有些木訥和平庸。

  武則天看著這些孩子們,心裡說不出是喜是憂。

  龍生龍,鳳生鳳……

  有時候,這皇家氣度還真不是封賞一個名頭,就能得來的。

  就像這個魏王,天天鬧騰著要做太子,可是他哪有半點皇家威儀……

  旦兒和承嗣就不用比了,連侄孫們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

  這武周王朝想要千秋萬代,太子的孩子自然也在考察之內。

  如此這般,實在讓她放心不下……

  自從坐上這個皇位,武則天的心就變成了一個天平,無時無刻不在左右搖擺。

  武家欺負旦兒的時候,她就心疼兒子;兒子的風頭壓過了武家,她又心疼孃家……

  一邊是自己的兒孫,一邊是自己的家族,武則天實在是太矛盾了。

  如今即使旦兒改為武姓,她心中依舊不安。

  因為他的骨子裡流的是李唐的血,孩子們也都是李唐後人……

  這個天下,心向李唐的人太多了……

  如果選定旦兒為皇嗣,待她退位之後,毫無疑問就是還政李唐。

  看著東宮幾位意氣風發的郡王,武則天忽然想起了李隆基說的那句話——這是我李家朝堂!

  武則天心中一沉。

  她辛辛苦苦,籌謀半生建立的武周王朝,難道就真的一代而亡?

  不,她不甘心。

  所以,她始終都在打壓武旦這個皇嗣的權威,想要慢慢扶持武家勢力……

  可惜,爛泥扶不上牆。

  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是平庸之輩,每日裡費盡心思的鑽營諂媚之術,政治上毫無建樹,在百官中也毫無威望,難以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