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明智之舉,言外之意

看著武旦對自己的疏遠,韋團兒嘆了口氣。

  她也不好再過於接近武旦,只是默默的跟在身後,主動挑起了話題。

  “今日魏王新得義女,殿下怎麼看?”

  “可喜可賀。”

  武旦回答的雲淡風輕,喜怒不形於色。

  “這個武牡丹,當初寧可抗旨都不入東宮,如今認親魏王,倒是答應的爽快。”

  韋團兒早就嫉妒武旦對牡丹的關注,此時忍不住編排了幾句。

  “如此正好。那姑娘聰明伶俐,審時度勢,如今魏王如日中天,自會庇佑於她,不入我這朝不保夕的東宮才是明智之舉。”

  武旦意有所指,意在勸誡。

  但韋團兒滿心的火熱,根本沒聽出他這言外之意。

  在她看來,武旦終究是女皇的親生兒子,哪是武承嗣這個侄子可以比的?

  如今廬陵王李顯被貶房州,就只有武旦這個兒子留在宮中,所以將來這皇位早晚還是武旦的。

  她日日待在女帝身邊察言觀色,她覺得女帝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是有些母子之情的。

  只是,朝堂之上,血雨腥風,上一秒還是母子情深,下一秒就是君臣相對。

  因為這大周的江山終究是從李家之手奪過來的,陛下十分忌憚那些李唐老臣,才會時刻防備著武旦這個皇嗣。

  說到底,武旦就是被他那劉竇二妃連累的了。

  如果不是她倆的家族背景,他就不會被陛下如此猜忌。

  可偏偏武旦和二妃的感情很好,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平日裡夫唱婦隨,頗為和睦……

  這劉竇二妃平日很少過來拜見,因為武則天並不樂意看見她們,偶有大的節日,她們才會過來朝見……

  武則天對劉竇二妃的芥蒂和防備,韋團兒一直看在眼裡。

  她知道陛下有意給武旦身邊安排一個心腹,也一直以為自己能有機會入駐東宮……所以一直在苦苦等待。

  對於武旦,韋團兒覺得自己是懂他的,愛他的。

  只要自己有機會嫁給武旦,她相信自己可以扶持他,助他坐穩太子之位,將來登上九五之尊。

  而自己,就會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了……

  所以,趁著酒意,趁著月色,面對失意消沉的皇嗣,韋團兒決定再次表白自己的心意。

  “殿下妄自菲薄了,依團兒看來,東宮才是聖意所在。如若殿下不嫌團兒愚笨,團兒願意為殿下分憂解難。”

  “多謝抬愛,不勞韋才人費心了。我這閒散王爺,日夜歌舞作賦,樂得落個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