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收斂鋒芒,在位謀政

伐木丁丁,構木為巢;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當年薛懷義建造明堂,日役萬人,採木江嶺,工程浩蕩而迅速。

  數年間所費萬計,府藏耗竭。

  據說,只那明堂大殿那根巨木十圍的中心柱,就耗盡天下奇木……

  如今天堂倒塌再建,再加上全國各地都在興建大雲寺,木材早就告急……近半年天堂的停工,正是因為木材匱乏,工料緊張。

  無木何以築神都?

  對於剛剛成立的武周王朝來說,門面功夫是必須要做的。

  皇城近處的木材早就砍光了,這兩年所用的木材,大多來自秦嶺山脈。

  不過,秦嶺之大,縱使木材豐富,卻也架不住這長年累月的大肆砍伐。

  因為伐木也要考慮木材生長週期的規律,交通距離的長短,所以朝廷設置百工監,專管天下木材。除此之外還設有另外五監,分置在天下材木繁多的地方。

  這五監負責砍柴伐木,而百工監負責監督收購,集中後統一調配。

  大唐的取木場所,可謂南北俱齊,金、隴、廣、荊、勝、嵐六州是主要的取木之地。

  其中廣、荊位於南方,木材興盛,金州位於東北,人員稀少但叢林資源豐富。

  大運河的貫通,還有四通八達的驛路,極大地促進了洛陽與全國各地的物資來往。

  據說,這些木材被砍伐之後,沿河的百姓會用繩索將木材拉到黃河邊,然後將木材推入河道,讓它順水漂流,輾轉至渭河口;等木材到了渭河口,再順洛水而下直達神都……

  不過,眼看寒冬將至,北方水路即將冰凍,木材的運轉調度成了當務之急……

  所以,薛懷義才會調任薛林遠為百工監,讓他行這監督調配之權,把天下木材盡歸其用。

  薛懷義和女皇有一點很像,就是用人不拘一格。

  自古英雄出少年,雖然林遠年幼,但他看重的就是他的膽識和勇氣,還有他簡單的孤兒背景,不會被外人所用。

  對於薛懷義的安排,林遠受寵若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