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舞春秋 作品

第7章 冷飲作坊(第2頁)

  電話那頭停頓數秒,隨後道:“先來個三千瓶吧。”

  江洋聽後笑道:“賈先生,剛剛還說每天換個十噸八噸的糧食不成問題,這三千瓶也不夠你一天的量啊?”

  “江老闆既然這麼說,那我也不小氣了,咱第一次合作就先來上五千瓶,我運作一下試試看。如果真的生意做開了,再打批量的訂貨,你看如何!”

  “那就這麼說定了。”

  半上午的功夫,電話的響聲不斷。

  除了蓮花鄉以外,還有隔壁紅鷹鎮和池水鄉的電話。

  有批發部的,也有農家自營的小賣部。

  他們都聽到了這個消息。

  只需要一點押金,便能無成本做買賣。

  這件事誰都想幹。

  不一定是小賣部,農村的老頭老太太也可以在村裡幹。

  拿著冷飲換糧食麼!

  換一斤來,就淨賺1分錢!

  這活太搶手!

  江洋邊接電話,邊把這些人的信息和需求記錄下來。

  按照他的思路,每個鄉鎮只需要找到一個靠譜的代表就可以了。只需要把利潤空間多留出一部分,自己可以省出不少心思。

  這就像是代理一樣,一層層的更加方便管理和利潤的把控。

  直到半上午,電話總算消停了許多。

  這個年代的人打電話辦事,一般都選擇早上8點到10點的黃金時間。

  更像是一種默契。

  江洋把筆記本上記錄的內容大概梳理了一遍。

  短短一個小時,接到了近20個電話。.co

  所有的訂單加在一起,超過2萬瓶。

  按照每瓶收取1毛錢押金來看,自己手上即將擁有2000元的現金流。

  如果把這2萬瓶換成玉米來算的話,賣給糧購站每斤3毛,那就是6000元錢。

  拋去每瓶5分錢的成本以及各種雜項提成,淨利潤最少4000元。

  算到這裡,江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隨著訂單量的提升,冷飲生產成了個重大的難題。

  周浩那種家裡的小作坊,加班生產個千兒八百瓶還能將就,要是每天上萬的量,是絕對不現實的。

  並且這種生意小打小鬧的做一做也還行,一旦步入正軌,賺了錢了,麻煩也就找上門了。

  先不說同行會效仿,單單食品安全這一關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