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泉子 作品

第三百九十四章.燕山雪,燕山血(三十七)


當一對古鏡被快馬加鞭地送出易州城的時候,也有人揹著一個二尺長的黃皮葫蘆,親領著大隊軍馬向南而行。

這個身背黃皮葫蘆的人,身穿一件怎麼看都華麗過了度的黑錦袈裟,袈裟上金絲繡成的福田格映日生光,脖子上掛著的大串晶珠也富貴得頗有暴發戶氣質。

但這樣一身與軍隊格格不入的佛門打扮,卻沒有在這支遼人前鋒軍馬中引來什麼非議。固然,遼人大半虔信釋家,契丹人取名大抵是耶律佛奴,而奚人取名多半是蕭菩薩奴,但讓這些遼人精銳敬之畏之的和尚,卻是因為他腦門還還頂著一個金光閃閃的招牌——

大遼推忠翊聖匡國贊治純德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上柱國樑國公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一千戶、輔國廣教大師、賜紫沙門普風。

雖然遼國的宗室和儒臣,見天地嘲諷趙佶寵信道官,覺得趙宋加道官以館職如清貴文臣例,實在是亡國之兆。

但是大遼自百年之前,就開了先例,專門給和尚們封贈高品官位。侍中這種五代時候專門封贈藩鎮的高官,都只能算是起步點,什麼光祿大夫、鴻臚寺卿,也叫做正常待遇,甚至連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師,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公,向來是宰臣方有資格享有的榮銜,也都不要錢一樣朝光頭上扣。

和契丹比起來,趙宋就算在趙佶的帶領下拼命地犯蠢作死,看上去居然也像是一個蒸蒸日上的負責任大國了。

可見世間的優越感,往往都是比**出來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就算在官制混亂、濫授名器的遼國,“推忠翊聖匡國贊治純德功臣”這種功臣號,也是很有含金量的東西。“推忠”,說明此人立下了擁立帝王之功,“翊聖”,說明此人還平定了謀朝篡位的叛亂,“匡國”則至少在用兵作戰上得了大功,但凡為臣者拿到了這幾項成就,那就真正步入了權臣行列,至於接下來是走郭子儀路線還是曹孟德路線,就端看各自的際遇造化了。

在遼國,一個有官身的和尚拿到三師、三公的榮銜倒不算罕見,但是基本都是無實權的虛銜,方便這些僧官進宮和遼主講經說法而已。可是若有和尚身負功臣號、加開府儀同三司、實封國公,這就實在太過駭人聽聞了些——縱觀二千年帝王將相的家譜,以和尚身份刷出了這些成就,身後一度配享太廟的猛人,也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那個和尚謀士、黑衣宰相姚廣孝一人而已。

這個國師普風,到底在北遼這殘破局面下混出了什麼功績,讓耶律淳和蕭普賢女不惜開出這樣大的條件來拉攏他?

至少在這支先鋒軍馬當中,不論軍將還是士兵,看著國師普風的那張蛇臉,都是一派虔敬崇信到了極處的眼神。

而負責帶兵的那些軍將,則一臉崇敬地圍繞在國師普風的身邊,敬聆這位佛門大德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