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521章(第2頁)

 此外由杭州灣倒灌進錢塘江的潮水,也會給杭州的航運帶去不小的難題。潮水湧入時波浪滔滔,江中船隻只能提前靠岸避讓,而退潮時會在江岸形成大片泥灘,又很容易會讓岸邊的船隻擱淺。

 也正是因為這些客觀原因,隋煬帝才專門修建了京杭運河,以打通浙江到北方的航運通道。但如果要以大型海港的建設標準來衡量杭州的條件,那的確是比不了舟山定海港,甚至連寧波府甬江沿岸的碼頭都不如。

 從這個角度來說,皮特的眼光的確很準確,完全洞悉了杭州地區的短板所在,就算海漢對杭州有諸多規劃,礙於當地的條件,也很難複製三亞的海港到當地,只能將這部分的職能分配到寧波、舟山一帶。

 既然談到規劃方面的話題,陶弘方索性便繼續追問道:“那皮掌櫃覺得,未來應該如何來彌補杭州在航運方面的缺陷,從而讓杭州也能享受到海運的便利?”

 皮特這次思索了片刻才開口回應道:“這對善於工程營建的貴國來說,其實有很多解決辦法。最簡單的就莫過於開闢一條由寧波通往杭州的便捷陸上通道,以此來實現物資和人員的快速轉運。”

 “哦?那皮掌櫃可否展開來說說?”陶弘方一聽,便知皮特並非張口即來,而是應該對此做過功課,自然想要聽聽他有什麼見解。

 皮特有心結交對方,所以也想借此顯露一下自己的本事,當下倒也不推脫,便陳述了自己的一些設想。

 “從寧波到杭州的路程大約是三百多里,以大明時期所修建的官道為路徑,即便是全程車馬也需三天左右,徒步或者大宗貨運肯定還得更慢一些。但如果能修建一條路況更好的官道,類似海南島上那種,或許能讓通行時間縮短一些。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修建一條鐵路,連同這兩個地方,那樣在一天之內就能完成這段路程。雖說運力比不了航運,但勝在速度夠快。”

 皮特不愧是有過在三亞長期生活的經歷,居然被他想出用鐵路連接杭州與寧波的方案。陶弘方聽得心裡暗暗吃驚,因為他已經在三亞見到過這樣的規劃,交通部從去年便開始謀劃杭寧鐵路的工程,而且是作為遷都大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可能會與遷都行動同步開始實施。這樣在遷都完成之後,杭州地區便可擁有陸運海運一體化的通道,化解原本受到地理條件所限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