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776章 誠意謝禮(第2頁)

 李希寫完之後,待墨跡稍幹,立刻將其向顏楚傑雙手奉上,讓他過目審核。事到如今,李希很清楚如果不把這前面的手續辦完,就別指望海漢在短時間內出兵去救援朝鮮了。這事拖的時間越長,朝鮮的處境就越危險,所以他必須要儘快搞定海漢執委會和軍方,才有希望在清軍出擊之前拯救危局。

 這個任務對李希而言並不容易,他雖然已經跟海漢人打了好幾個月的交道,但在三亞這邊並沒有什麼高層人脈可言,只能一點一點地試探海漢高官的態度,嘗試去說動他們派部隊駐紮到朝鮮境內。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兩國的合作終究還是建立在純粹的利益基礎上,朝鮮要想獲得海漢提供的軍援,就只有拿出足夠多的利益才能打動海漢。

 不過李希對此其實也沒什麼怨恨的情緒,畢竟海漢國與朝鮮去年才剛剛結盟,也沒什麼義務要為朝鮮出兵打仗,更沒有必要為朝鮮承擔這些額外的軍費開支。海漢甚至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拒絕他的求援,能夠向朝鮮開出條件就已經算是一種讓步了。雖然這對朝鮮而言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但只要海漢出兵能夠震懾清軍,保住朝鮮的安全,那別說兩千兩黃金,就算價錢更高,李希也會咬著牙先答應下來再說。

 至於這種擅自決定會不會讓國王大發雷霆,李希現在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如果海漢不及時出兵,讓清軍打進朝鮮,那國庫裡的這些財富也遲早會便宜了敵人。俗話說兩害相權取其輕,遲早都得舍財保命,那最明智的選擇當然是優先把這筆錢用來拉攏盟友打擊敵人。如果事後國王因為此事追究他的責任,他倒不是太緊張,畢竟要收這筆錢的是海漢,國王如果不給錢,或是事後查辦他,那其實都會得罪海漢,到時候就是海漢反過來成為他的擋箭牌了。

 李希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海漢儘快出兵保護朝鮮,但不得不說他對海漢的期望值有一點過於高了。雖說海漢在遼東半島的戰場已經在前兩年重創了金人好幾次,但實際上只能將控制區維持在遼東半島南端的狹小區域內,並沒有向北推進實際控制線的嘗試。海漢在遼東、山東兩地所部署的軍力,並不足以支撐在更大的範圍內實施軍事行動,固守現有的控制區便基本是極限了。

 而海漢將東江鎮軍民從皮島遷回金州安置,一方面是為了利用這些人口來開發佔領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皮島距離金州太遠,一旦有戰事爆發,海漢難以對其提供及時的增援。至於朝鮮,從海漢將東江鎮軍民遷走那一刻開始,其實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對朝鮮提供全方位庇護的可能性。

 只是朝鮮人自己對這種危機的意識還是來得太晚了一些,還真的以為這是因為海漢要抽調部分部隊南下換防,所以要以這種方式來收縮防禦圈。當他們察覺到自己國家已經完全暴露在兇狠的敵人面前,隨時都可能被來自北方的鐵騎踏破國境線,這個時候再向海漢提出駐軍的建議就已經有點遲了。

 李希在三亞這邊使出渾身解數,其實算是亡羊補牢之舉了,只是效果可能不會像他所想的那樣,只要海漢軍隊及時趕到東北,就能成功阻止清軍的入侵勢頭。而海漢實際上也沒有打算要把朝鮮當成主場來打,在正面戰場去阻攔清軍。不過這種問題是不會有人向他提前說明的,海漢軍到時候在遼東如何行事,那也不是朝鮮能夠指手劃腳的。

 顏楚傑從李希這裡拿了文書,在他千恩萬謝之下送出了門,然後乘馬車返回勝利堡,向執委會的同僚們報告了自己的收穫。

 “兩千兩黃金?朝鮮人還是有點家底啊!”陶東來對於李希的出價頗為感嘆:“這相當於金瓜石金礦兩三年的產量了!”

 海漢治下地區目前唯一在進行開採的金礦就是位於臺灣島雞籠港附近的金瓜石金礦,當時海漢出兵將西班牙殖民者逐出這一地區,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佔領這個金礦礦脈。不過金礦開採比不得其他礦產,即便是海漢在著手經營,產量也高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