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302章 儋州宣講(第2頁)

劉尚到了海漢之後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見得太多,倒也已經適應了這種新奇的感覺,他心知這東西大概又是海漢人所掌握的某種黑科技,就算於小寶願意透露其原理,自己也肯定是聽不懂的,索性就根本沒有開口去打聽其中奧妙。

“你也看到了,今天的宣講活動有包括大明在內的很多外國商人在場,所以貿易方面的內容要儘可能講得細緻一些。你適當放慢語速,咬字吐詞都清楚一些,免得有些外國商人聽不明白。”於小寶在開場之前不忘對劉尚又叮囑了一番。

劉尚不敢怠慢,連忙一一應下。這個時候藥店老闆帶著夥計急急忙忙地把煎好的藥送到會場來了,劉尚只能捏著鼻子喝了。其實這大夫給他開的也無非就是尋常治感冒的方子,喝下去倒也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妨害。

按照以往宣講會的慣例,依然是由本地的行政主官張新先行登場,說明這次宣講活動的意義和目的,並介紹巡視組人員的身份。而介紹到劉尚這裡的時候,倒也沒提他是臨時被於小寶抓來當差的替補,而是給他安上了“宣傳部幹事”的職務。

張新當然也沒忘記為本地做一番宣傳:“……各位在本地買完槍炮盔甲,也別忘了忙裡偷閒,在這儋州城內外多轉轉,本地的美食美景也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打算在儋州買房置地,投資農場,興辦書院,我也代表儋州管委會歡迎各位的到來。當然了,各位到時候報我張新的名字……那也是打不了折的。”

臺下傳來一陣善意的笑聲,有能力在本地置產購地的人當然明白張新只是在開玩笑,事實上儋州地區對於招商引資的優惠力度還是相當大的,特別是投資種植園和農場這類長期經營的項目,海漢都會在賦稅方面給予很大的優惠力度,並且會在協議中承諾以合理的價格收購這些私人農場和種植園的產出。儋州易主之後這幾年,耕地面積可是已經要比大明統治時期翻了兩三倍了,這增加的耕地面積的絕大部分都是由海漢農業部和外來投資者開發的種植園和私人農場。

越來越多的外國商人在與海漢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與海漢合作的生意裡邊,除了代理銷售之外,還有兩種生意也是利潤頗豐,一是海漢外貿十分依賴的海運,二就是在海漢領土上投資開發種植園了。

海漢最初搞種植園項目的時候,除了福瑞豐等少數鐵桿追隨者之外,絕大多數的外國商人還是抱著觀望的心態,並沒有大舉跟投這類項目。這一方面是擔心海漢人的農業技術是否如他們自己所吹噓的那樣先進,另一方面也是對海漢的國有化土地政策還有一些不放心,畢竟海漢佔的地方几乎都是過去屬於大明的地界,萬一哪天大明打回來了,投在這些地方的資金和心血可就白費了,搞不好還會被弄個什麼勾結外番之類的罪名。

後來隨著海漢國力逐漸顯現,種植園的經驗狀況也逐漸得到了外界的認可。在海漢農業部的扶持之下,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經營的種植園幾乎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收益,而且這種收益並非一年就完,而是可以持續若干年,長期的投資回報率是相當可觀的。

除此之外,這些項目最被投資商所看好的一點是經營風險小,在海漢人統治下的海南島,基本上已經被公認為在整個南海,甚至包括大明和中南半島在內的大陸區域,都算得上是最為安全穩定的地方。在海漢境內投資,基本上不會存在戰亂或者**的風險,這可以說是同時代遠東的其他地方所難以具備的條件。

特別是對於來自大明的商人來說,在大明之外的地方投資經營一片農場,這就幾乎是相當於在海外給自己和家人留了一條後路。萬一大明國內的戰亂愈演愈烈,朝廷對於內憂外患拿不出有效的控制辦法,那麼至少還可以去海漢國躲避戰亂,就算到時候什麼家產都帶不走,到了海漢也還有自家的產業可以供養家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海漢的投資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家族的未來買一份保險,而且保護這份投資的是整個南海最為強大的武裝,說實話就算是利潤薄一點,衝著海漢對投資者承諾的庇護,這份長期投資也是值得的。更何況跟海漢合作的生意,還沒聽說有誰是賠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