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3頁)

什麼叫財大氣粗?跟這位據說是海漢財物總監的施先生相比,章通判覺得崖城那些個所謂的富紳簡直弱爆了。小商人還在為幾百千把兩銀子的生意絞盡腦汁的時候,大土豪已經將幾十萬兩銀子的生意籌劃妥當了。當然了,對於海漢人是否真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章通判事前還是做過一些功課去了解的。關於這方面,他的好女婿羅升東倒是給了他不少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海漢人在這一年當中,添置的四百料海船已經接近三十艘,目前還在一邊造一邊買,看樣子根本沒打算停下來。而就以現在的水平而論,他們所擁有的大型海船也已經比全島各個港口集中起來更多了。

海漢人所賣出去的私鹽,單單只是羅升東一人所經手的,就已經超過五萬斤。而據羅升東所知,海漢運往大明和安南的私鹽,還要遠遠超出他這份額數倍之多。至於最為賺錢的海漢工業品,到底這一年裡賣了多少銀子,大概只有少數幾個管賬的人知道,但羅升東很清楚那個數字一定能把不少人嚇出尿來。

最厲害的還是那家叫做“海漢銀行”的錢莊,現在從大陸來的客商幾乎都不帶現銀,只需幾張輕飄飄的銀票就能用來結算賬目,待回到廣州之後,再在當地的“海漢銀行”兌換現銀。羅升東估計光是這一樁生意,海漢銀行需要在廣州備下的現銀起碼就得十幾萬兩。而以海漢人的財力和眼光所挑選的這些合作商家,只怕隨便拉一家出來,其家底都不會比海漢人差得太多——這十二家股東里面至少有一半,羅升東都是多多少少打過交道的,對其經濟實力也是略知一二。

施耐德剛才就算說能湊一百萬兩出來,羅升東都不會有絲毫的驚訝。事實上他聽到施耐德所報出的數字時,心裡反倒是下意識認為施耐德是有所保留,並沒有亮出真正的底牌。但這其實已經夠嚇人了,對於每年的財政收入不足萬兩,地方財政支出還需要靠著上級撥款來補貼的崖州來說,幾十萬兩與一百萬兩其實都差不多,一樣是不可觸及的數字而已。

章通判看到自己女婿一臉的平靜,便知這個姓施的海漢頭目並非吹牛,而是實打實地的確有這麼雄厚的實力。幾十萬兩銀子砸下去,章通判當下是想像不出會有怎樣變化,但至少有一點他可以確定無疑——海漢人應該已經是鐵了心要拿下這些地區,誰要是擋了路,誰就是在跟這幾十萬兩銀子過不去了。

別人會不會跟這麼多銀子過不去,章通判不知道,但他清楚自己肯定不會做這種不明智的事情。現在崖城裡但凡能和海漢人搭上線的,上到文人秀才,下到販夫走卒,統統都在想方設法搬到勝利港定居。為什麼?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海漢人的錢。

州衙的老馬伕以前拿著二十多兩的年薪過得安安穩穩,去年聽說到勝利港給海漢人養馬,每個月能拿到相當於十兩銀子的酬勞,立刻就辭職跑路了,搞得現在州衙也沒馬可用了。就連衙門裡那些只會挑水砍柴打掃衛生的雜役,居然也東一個西一個辭了工跑到勝利港去了——據說只要是在海漢人手下做事,最低收入都能比崖城這邊要高出一倍。

崖城書院的那些窮秀才們,因為沒什麼謀生手段,以前都是靠著身上的功名,吃國家救濟過活。《明史·食貨志》中記載,秀才的待遇是“廩膳米人一日一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雖然不用幹活,但靠著廩膳也可以勉強過活,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生活補貼可以領。但海漢人來了之後,直接就出到十五到二十兩一月並且吃住全包的高價,將那些不思進取的窮秀才們全都搜刮到勝利港那邊去做事了。

而海漢人的這種經濟滲透可不是僅僅只針對普通平民,事實上一開始就是從官方先下手。章通判很清楚為何幾個平時貌合神離的同事會在離任之際聯名為自己寫推薦書,也知道自家女婿在這一年中為何能頻頻立下戰功,同時還賺了不少的外快。海漢人對崖城官場的滲透之徹底,已經到了不容讓他說“不”的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