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傳深藍 作品

第九百二十二章 送行

不去,損失威望,百姓異動,去了,很可能一網打盡,可謂進退兩難。

 人死後還不得安寧,這事做的相當卑鄙,哪怕是蘇祁安脾氣再好,心裡徹底動怒了。

 無論這次的追悼會,是不是有陷阱,蘇祁安必須去一趟。

 別的不說,就範文忠死戰不降,足以讓蘇祁安動容,更別說他們之間的交情。

 這種打著死人的旗號,蘇祁安絕對不可能放過蘇泰。

 寧州之戰,出力最大的就是蘇泰,基本上手中的兵力悉數而出,一點不留餘地,誓要拿下寧州。

 至於蘇哲,一直都是再旁輔助,拿下了屬於自己的地盤,手中的軍隊,基本上裹足不前。

 殲滅範文忠最後一城的戰鬥,蘇哲基本上沒有參與,全程在圍觀。

 不是他心善,而是不想將自己牽扯進來,範文忠的威望,在大涼很深的。

 比西北的王震山,還要高出不少,堪稱護國基石。

 幾十年的鎮守北方,隨時與榮兵交手。這麼多年下來,寧州與榮兵的交戰,不知高出西北二州多少。

 正因為有範文忠的鎮守,才保京都這麼多年無事,所以,範文忠的聲望,在大涼幾乎無人能敵。

 這樣的老將,蘇哲自然不願沾上他的死,蘇哲要保證他的賢明。

 所以,圍困寧州,一路走來,基本上沒有做出太過的事,反倒是蘇泰,卻是不管不顧。

 登基稱帝后,無人制衡他,徹底暴露自己的本性,所過之處,主動降者,可以留一命,不降者,殺無赦。

 可以說,他的擴大地盤手段,和蘇哲一比,是一個極端,頗為狠辣。

 這次攻打寧州,沒有半點留手,該殺的的,該活埋的活埋,手段可謂極其殘忍,說是一個暴君都不為過。

 溫柔的懷柔手段,蘇泰並非不知,但在他眼裡,想要收復地方,就得把別人打到服為止。

 有反抗者,當場就殺,絕不留情,像蘇哲的懷柔手段,蘇泰絲毫看不起。

 西北二州連同西州的戰事失敗,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味靠懷柔,手段不狠,最終失敗的只能是自己。

 蘇泰依靠著這種殘酷的血腥鎮壓,所到之處,無人有反抗聲音,皆是乖乖服從。如有反抗者,基本上離死不遠了。

 從鎮壓後的情況來看,蘇泰更堅定,他的這種殘酷血腥,是無比正確。

 賤民就是賤民,真要給三瓜兩棗,只會讓他們蹬鼻子上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強力鎮壓。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乖乖聽從,這種血腥鎮壓,蘇泰絲毫不擔心會激起強烈的反抗。

 不說他手中擁有大批能征善戰的軍隊,他的背後,得到的榮人的充分支持。

 依靠榮人的力量,佔領各州的百姓,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所以,在沒有了後顧之憂,蘇泰每一次的出兵,可是相當賣力,寧州之戰,蘇泰手中沾滿了無數寧州百姓的鮮血。

 什麼百人坑、千人坑,基本是家常便飯,在寧州的所作所為,可謂罄竹難書。

 在與蘇哲相比,一下子襯托出蘇哲的賢明,蘇祁安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蘇哲想借他人之手,對付極端的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