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傳深藍 作品

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退為進(第2頁)

 發佈的公告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剛開始他們是不信的,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

 先是許山死在了昌平,現在就連他們的頭,馮典也死在了清河郡城。

 一下子,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要是放在之前的和平時期,馮典身死,對他們只有莫大的好處,可以趁機會上位奪權。

 可現在他們的處境,可謂進退兩難,進被中州兵死死纏著,退後面鬧事的百姓也不會放過他們。

 現在的他們幾萬人,擺在面前的,怕真如發佈的告示一樣,放下手中兵器就地投降,否則留著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幾位盜匪頭子迅速聚集一起,確認了馮典身亡的真實性後,經過一致商議,最終還是決定放下武器投降。

 放下武器投降,對他們來說,也是無奈之舉,就算執意激戰到底,就眼下的局勢,他們的傷亡已經很大了。

 就算再後方百姓的暴動,勝利的天平已經朝著中州兵傾斜,他們的失敗不過是早晚問題。

 如今馮典身死,後方百姓暴動,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算是壓死他們身上最後一根稻草,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老實說,他們心裡還是有些顧慮的,怕放下兵器後,會像之前的鄭大一樣,被騙坑殺,在選擇投降前,派出了信使,表達了他們的請求,同時主動撤兵,暫停休戰。

 盜匪們的主動休戰,中州兵自然不會繼續追擊,這一戰盜匪的傷亡大,他們同樣如此。

 匯聚在永安縣郊外的兵力,加上兩郡民兵組織,共計兩萬人,中州兵佔據一半,這一戰下來,他們的傷亡起碼達到八千人。

 而三萬的盜匪,傷亡一萬五千人左右,雙方戰損比,基本一比二。

 要是在繼續打下去,就算徹底剿滅了剩下的盜匪,中州兵這邊也剩不了多少,能夠以這種勸降的方式投降,是最好的辦法了。

 盜匪們的擔憂,蘇紀、李重湘二人早就考慮好了,在停戰後,派出了一隊信使人馬,前往盜匪的駐地,交給了他們一封由蘇紀、李重湘二人的親筆承諾。

 只要放下武器投降,除了窮兇極惡之輩,其餘的人,自然會留下一命。

 看著信件結尾蓋的大印,算是給了一眾盜匪吃了一個安心丸。

 有了兩位中州大人物的承諾,倘若事後反悔,一定會影響他的聲望。

 到了他們這級別的高層,看中的不再是多大的權勢,而是自身的聲望,就如二王蘇哲、蘇泰一般,即便親手弒君,打死也不會承認,而且還得搞一份所謂的退位詔書,以示二人登基稱帝的合法性、正統性。

 無論是在大涼,還是其他各國,倘若沒有名正而言的合法、正統,就算手中有多大的權勢,多少的人馬,終究也會遭受他人討伐,早晚也會自取滅亡。

 所以,有損自身威望的事,蘇紀、李重湘二人是絕對不會幹的。

 之所以不將一眾盜匪坑殺,也是有原因的,一來人員太多,起碼有上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