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678章 公卿(第2頁)

 “老宗正,你問我們奉了誰?咱們奉的是天!”

 說完再不理會劉虞,扭著劉和回去了。

 劉和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隨後被押走了,只留下老人一個人留在了深深的庭院,很晚很晚。

 雖然後庭那裡沒有搜查,但那裡是府邸內的家眷,時刻都有健婦陪護,不會有外人入內的。

 於是,劉和也弄不清楚外面到底是搞什麼?

 想了想,劉和主動走到門後,衝著門外問道:

 “你們是哪一番的,你們長吏是誰?讓他一個人翻過來,和我說。”

 門外面,虞翻拿眼睛看周昂,卻看見他還是面無表情,絲毫沒有主動站出來搭腔的意思,於是不僅是虞翻一人不恥了,就是身邊的其他牙兵都覺得這周昂是個沒擔待的。

 他們這些牙兵都是持戈守在朱儁帳下的親信,這一次老主公要拿辦劉和是為什麼,外人不清楚他們還會不清楚?

 一切起因不就是你周昂彙報的嗎?事情是你挑起來的,最後不敢扛了?這些人別看自己是不是有擔待的人,但都不妨礙此刻他們對周昂

的鄙夷。

 但對於如此,周昂依舊臉色從容。

 而那邊,門後的劉和見外面半天不回話,這個時候也警鐘大起。

 如今泰山軍駐軍於北邙山,京都一片混亂,總有一些冒名南軍的賊人渾水摸魚,想對諸裡的公卿不利,此刻,劉和已然將外面的人當成了那些。

 於是,劉和默默的拔出了刀,而那邊一眾門客部曲也紛紛抽刀握劍。

 門前的虞翻一下子就聽到裡面拔刀聲,忙大吼一聲:

 “我是蒼龍門司馬周昂,我獨自入內。”

 此言一出,後面的周昂臉色鐵青。

 劉和這個時候已經不信對面了,心裡發了狠,準備殺了那些人,於是就讓門客開了壁門。

 而當他開了門後,見到府邸外站著了數百名披甲士,亡魂大冒,大吼一聲:

 “關門!“

 但可惜已經遲了,站在門邊上的虞翻一個魚躍就滾到了門內,隨後一刀就斬斷了一個門客的手臂。

 而後方,那些牙兵見到虞翻殺入,壓根不理會周昂,就如潮水一般湧入門內。

 那些門客都是隻有兵刃,壓根沒有甲冑的,如何會是那些鐵甲牙兵的對手,一陣廝殺後,除了寥寥數人還護著劉和外,其他人一鬨而散了。

 實踐證明,忠誠的確是稀缺的,尤其是在這個世道。

 此刻,劉和一直在哆嗦,他對那個最先衝進來的虞翻問道:

 “你們到底是何人?你們可知道這裡又是哪裡?你們今日敢對我不利,你們覺得能活過今夜。朱平西的大軍就駐紮在城內,你們不怕死的嗎?”

 顯然,劉和將那個虞翻當成了這群人的首領。

 然後他還不等虞翻說話,就自顧自道:

 “你們要什麼?錢?美人?府內有的你們都可以拿走,我絕不會報復。”

 此時的周昂依舊在府邸外,壓根就沒踏入門內一步。

 於是,這群牙兵中也就是虞翻說話了,他嘆了一口氣,看著可憐的劉和,笑了。

 然後是肆無忌憚的笑,一眾牙兵們也是如此,大笑不止。

 虞翻抹了一下刀口上的血,乜笑道:

 “不用了,咱們就是平西大將軍幕府的牙兵,這次來,就是來拿你的。”

 劉和完全不敢相信。

 這時候,虞翻回到門外,不理會周昂,直接從周昂戰馬的褡褳裡抽出一個令書,隨後再次折回。

 他展開這封朱儁親筆寫的令書,用帶著濃厚南方口音的洛陽正音念:

 “東海侯劉和,國難臨頭,不思報國,反將家口財貨運送出都,以致合城人心搖惑,紛紛遷避。違反宵禁,每日出城十餘車,士心譁然。爾為宗室,猶不能報國報家,本公又如何服眾心?東海侯如此肆行欺罔,即拿下查辦。”

 劉和聽完這個後,整個一個荒謬感,就因為這個?那朱儁要拿他?

 現在滿城公卿門哪個不是如此,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些資財而已,難道他們沒有為防禦京都殫精竭慮嗎?

 不是他們和袁紹那邊周旋溝通,袁紹的援兵會來?

 現在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點點資財,就對自己喊打喊殺?難道他們這些人不是身在京都?還有比這個更能代表他們對漢家的忠誠的嗎?

 所以劉和完全不相信這個理由,他甚至直接問虞翻:

 “那朱儁到底什麼意思?直接說吧,說這個理由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此刻,虞翻看著劉和的樣子,看他真不像是做戲的,然後頓時心裡就堵得厲害。

 他虞翻是會稽人,守衛京都和他有一點關係嗎?他是吃過漢家一粒俸粟嗎?

 但此刻,京都危難之際,大漢存亡之時,他們這些偏僻的南方人,被中原人嘲笑為“傖父”,卻拿起了戈矛為大漢奮鬥到最後一刻?

 為何?

 還不是因為他們這些年輕人心中眷念著這個大漢,眷念著那個讓他們驕傲自豪的大漢嗎?

 但現在呢?

 受國朝累世之恩的公卿宗族們卻在這個時候計較門戶私利,想跳船了?這不是荒謬是什麼?

 此刻虞翻對於這些公卿們終於幻滅了,也許他們從來沒有偉大過,只是因為他們站在了高處,所以才看著高啊!

 虞翻已經一句話不想說了,他抽刀砍翻了那幾個還要頑抗的門客,然後將刀架在劉和的脖子上,對左右道:

 “弟兄們,這人到現在還納悶咱們為何拿他,那行,咱們就帶著他去問問主公,看看他到底犯了何罪!”

 眾牙兵鬨然叫好,然後一陣拳打腳踢,就準備將劉和拿回大營。

 直到這個時候,從裡面傳來雄渾卻蒼老的聲音:

 “住手!你們是奉了誰的令?別和我說是朱儁,我問的是,他朱儁是奉了誰的命!”

 眾牙兵扭頭,看到一個高大的老者衣朱紫,行列階下,左右健僕一個捧著印,一個捧著冊,列在後面。

 虞翻明白,此人必

然就是朝廷的大宗正劉虞了,他知道這人對大漢是忠心的,所以也足夠尊重。

 他抱著拳,然後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老宗正,你問我們奉了誰?咱們奉的是天!”

 說完再不理會劉虞,扭著劉和回去了。

 劉和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隨後被押走了,只留下老人一個人留在了深深的庭院,很晚很晚。

 雖然後庭那裡沒有搜查,但那裡是府邸內的家眷,時刻都有健婦陪護,不會有外人入內的。

 於是,劉和也弄不清楚外面到底是搞什麼?

 想了想,劉和主動走到門後,衝著門外問道:

 “你們是哪一番的,你們長吏是誰?讓他一個人翻過來,和我說。”

 門外面,虞翻拿眼睛看周昂,卻看見他還是面無表情,絲毫沒有主動站出來搭腔的意思,於是不僅是虞翻一人不恥了,就是身邊的其他牙兵都覺得這周昂是個沒擔待的。

 他們這些牙兵都是持戈守在朱儁帳下的親信,這一次老主公要拿辦劉和是為什麼,外人不清楚他們還會不清楚?

 一切起因不就是你周昂彙報的嗎?事情是你挑起來的,最後不敢扛了?這些人別看自己是不是有擔待的人,但都不妨礙此刻他們對周昂的鄙夷。

 但對於如此,周昂依舊臉色從容。

 而那邊,門後的劉和見外面半天不回話,這個時候也警鐘大起。

 如今泰山軍駐軍於北邙山,京都一片混亂,總有一些冒名南軍的賊人渾水摸魚,想對諸裡的公卿不利,此刻,劉和已然將外面的人當成了那些。

 於是,劉和默默的拔出了刀,而那邊一眾門客部曲也紛紛抽刀握劍。

 門前的虞翻一下子就聽到裡面拔刀聲,忙大吼一聲:

 “我是蒼龍門司馬周昂,我獨自入內。”

 此言一出,後面的周昂臉色鐵青。

 劉和這個時候已經不信對面了,心裡發了狠,準備殺了那些人,於是就讓門客開了壁門。

 而當他開了門後,見到府邸外站著了數百名披甲士,亡魂大冒,大吼一聲:

 “關門!“

 但可惜已經遲了,站在門邊上的虞翻一個魚躍就滾到了門內,隨後一刀就斬斷了一個門客的手臂。

 而後方,那些牙兵見到虞翻殺入,壓根不理會周昂,就如潮水一般湧入門內。

 那些門客都是隻有兵刃,壓根沒有甲冑的,如何會是那些鐵甲牙兵的對手,一陣廝殺後,除了寥寥數人還護著劉和外,其他人一鬨而散了。

 實踐證明,忠誠的確是稀缺的,尤其是在這個世道。

 此刻,劉和一直在哆嗦,他對那個最先衝進來的虞翻問道:

 “你們到底是何人?你們可知道這裡又是哪裡?你們今日敢對我不利,你們覺得能活過今夜。朱平西的大軍就駐紮在城內,你們不怕死的嗎?”

 顯然,劉和將那個虞翻當成了這群人的首領。

 然後他還不等虞翻說話,就自顧自道:

 “你們要什麼?錢?美人?府內有的你們都可以拿走,我絕不會報復。”

 此時的周昂依舊在府邸外,壓根就沒踏入門內一步。

 於是,這群牙兵中也就是虞翻說話了,他嘆了一口氣,看著可憐的劉和,笑了。

 然後是肆無忌憚的笑,一眾牙兵們也是如此,大笑不止。

 虞翻抹了一下刀口上的血,乜笑道:

 “不用了,咱們就是平西大將軍幕府的牙兵,這次來,就是來拿你的。”

 劉和完全不敢相信。

 這時候,虞翻回到門外,不理會周昂,直接從周昂戰馬的褡褳裡抽出一個令書,隨後再次折回。

 他展開這封朱儁親筆寫的令書,用帶著濃厚南方口音的洛陽正音念:

 “東海侯劉和,國難臨頭,不思報國,反將家口財貨運送出都,以致合城人心搖惑,紛紛遷避。違反宵禁,每日出城十餘車,士心譁然。爾為宗室,猶不能報國報家,本公又如何服眾心?東海侯如此肆行欺罔,即拿下查辦。”

 劉和聽完這個後,整個一個荒謬感,就因為這個?那朱儁要拿他?

 現在滿城公卿門哪個不是如此,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些資財而已,難道他們沒有為防禦京都殫精竭慮嗎?

 不是他們和袁紹那邊周旋溝通,袁紹的援兵會來?

 現在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點點資財,就對自己喊打喊殺?難道他們這些人不是身在京都?還有比這個更能代表他們對漢家的忠誠的嗎?

 所以劉和完全不相信這個理由,他甚至直接問虞翻:

 “那朱儁到底什麼意思?直接說吧,說這個理由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此刻,虞翻看著劉和的樣子,看他真不像是做戲的,然後頓時心裡就堵得厲害。

 他虞翻是會稽人,守衛京都和他有一點關係嗎?他是吃過漢家一粒俸粟嗎?

 但此刻,京都危難之際,大漢存

亡之時,他們這些偏僻的南方人,被中原人嘲笑為“傖父”,卻拿起了戈矛為大漢奮鬥到最後一刻?

 為何?

 還不是因為他們這些年輕人心中眷念著這個大漢,眷念著那個讓他們驕傲自豪的大漢嗎?

 但現在呢?

 受國朝累世之恩的公卿宗族們卻在這個時候計較門戶私利,想跳船了?這不是荒謬是什麼?

 此刻虞翻對於這些公卿們終於幻滅了,也許他們從來沒有偉大過,只是因為他們站在了高處,所以才看著高啊!

 虞翻已經一句話不想說了,他抽刀砍翻了那幾個還要頑抗的門客,然後將刀架在劉和的脖子上,對左右道:

 “弟兄們,這人到現在還納悶咱們為何拿他,那行,咱們就帶著他去問問主公,看看他到底犯了何罪!”

 眾牙兵鬨然叫好,然後一陣拳打腳踢,就準備將劉和拿回大營。

 直到這個時候,從裡面傳來雄渾卻蒼老的聲音:

 “住手!你們是奉了誰的令?別和我說是朱儁,我問的是,他朱儁是奉了誰的命!”

 眾牙兵扭頭,看到一個高大的老者衣朱紫,行列階下,左右健僕一個捧著印,一個捧著冊,列在後面。

 虞翻明白,此人必然就是朝廷的大宗正劉虞了,他知道這人對大漢是忠心的,所以也足夠尊重。

 他抱著拳,然後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老宗正,你問我們奉了誰?咱們奉的是天!”

 說完再不理會劉虞,扭著劉和回去了。

 劉和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隨後被押走了,只留下老人一個人留在了深深的庭院,很晚很晚。

 雖然後庭那裡沒有搜查,但那裡是府邸內的家眷,時刻都有健婦陪護,不會有外人入內的。

 於是,劉和也弄不清楚外面到底是搞什麼?

 想了想,劉和主動走到門後,衝著門外問道:

 “你們是哪一番的,你們長吏是誰?讓他一個人翻過來,和我說。”

 門外面,虞翻拿眼睛看周昂,卻看見他還是面無表情,絲毫沒有主動站出來搭腔的意思,於是不僅是虞翻一人不恥了,就是身邊的其他牙兵都覺得這周昂是個沒擔待的。

 他們這些牙兵都是持戈守在朱儁帳下的親信,這一次老主公要拿辦劉和是為什麼,外人不清楚他們還會不清楚?

 一切起因不就是你周昂彙報的嗎?事情是你挑起來的,最後不敢扛了?這些人別看自己是不是有擔待的人,但都不妨礙此刻他們對周昂的鄙夷。

 但對於如此,周昂依舊臉色從容。

 而那邊,門後的劉和見外面半天不回話,這個時候也警鐘大起。

 如今泰山軍駐軍於北邙山,京都一片混亂,總有一些冒名南軍的賊人渾水摸魚,想對諸裡的公卿不利,此刻,劉和已然將外面的人當成了那些。

 於是,劉和默默的拔出了刀,而那邊一眾門客部曲也紛紛抽刀握劍。

 門前的虞翻一下子就聽到裡面拔刀聲,忙大吼一聲:

 “我是蒼龍門司馬周昂,我獨自入內。”

 此言一出,後面的周昂臉色鐵青。

 劉和這個時候已經不信對面了,心裡發了狠,準備殺了那些人,於是就讓門客開了壁門。

 而當他開了門後,見到府邸外站著了數百名披甲士,亡魂大冒,大吼一聲:

 “關門!“

 但可惜已經遲了,站在門邊上的虞翻一個魚躍就滾到了門內,隨後一刀就斬斷了一個門客的手臂。

 而後方,那些牙兵見到虞翻殺入,壓根不理會周昂,就如潮水一般湧入門內。

 那些門客都是隻有兵刃,壓根沒有甲冑的,如何會是那些鐵甲牙兵的對手,一陣廝殺後,除了寥寥數人還護著劉和外,其他人一鬨而散了。

 實踐證明,忠誠的確是稀缺的,尤其是在這個世道。

 此刻,劉和一直在哆嗦,他對那個最先衝進來的虞翻問道:

 “你們到底是何人?你們可知道這裡又是哪裡?你們今日敢對我不利,你們覺得能活過今夜。朱平西的大軍就駐紮在城內,你們不怕死的嗎?”

 顯然,劉和將那個虞翻當成了這群人的首領。

 然後他還不等虞翻說話,就自顧自道:

 “你們要什麼?錢?美人?府內有的你們都可以拿走,我絕不會報復。”

 此時的周昂依舊在府邸外,壓根就沒踏入門內一步。

 於是,這群牙兵中也就是虞翻說話了,他嘆了一口氣,看著可憐的劉和,笑了。

 然後是肆無忌憚的笑,一眾牙兵們也是如此,大笑不止。

 虞翻抹了一下刀口上的血,乜笑道:

 “不用了,咱們就是平西大將軍幕府的牙兵,這次來,就是來拿你的。”

 劉和完全不敢相信。

 這時候,虞翻回到門外,不理會周昂,直接從周昂戰馬的褡褳裡抽出一個令書,隨後再次折回。


 他展開這封朱儁親筆寫的令書,用帶著濃厚南方口音的洛陽正音念:

 “東海侯劉和,國難臨頭,不思報國,反將家口財貨運送出都,以致合城人心搖惑,紛紛遷避。違反宵禁,每日出城十餘車,士心譁然。爾為宗室,猶不能報國報家,本公又如何服眾心?東海侯如此肆行欺罔,即拿下查辦。”

 劉和聽完這個後,整個一個荒謬感,就因為這個?那朱儁要拿他?

 現在滿城公卿門哪個不是如此,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些資財而已,難道他們沒有為防禦京都殫精竭慮嗎?

 不是他們和袁紹那邊周旋溝通,袁紹的援兵會來?

 現在他們只不過是轉移了一點點資財,就對自己喊打喊殺?難道他們這些人不是身在京都?還有比這個更能代表他們對漢家的忠誠的嗎?

 所以劉和完全不相信這個理由,他甚至直接問虞翻:

 “那朱儁到底什麼意思?直接說吧,說這個理由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此刻,虞翻看著劉和的樣子,看他真不像是做戲的,然後頓時心裡就堵得厲害。

 他虞翻是會稽人,守衛京都和他有一點關係嗎?他是吃過漢家一粒俸粟嗎?

 但此刻,京都危難之際,大漢存亡之時,他們這些偏僻的南方人,被中原人嘲笑為“傖父”,卻拿起了戈矛為大漢奮鬥到最後一刻?

 為何?

 還不是因為他們這些年輕人心中眷念著這個大漢,眷念著那個讓他們驕傲自豪的大漢嗎?

 但現在呢?

 受國朝累世之恩的公卿宗族們卻在這個時候計較門戶私利,想跳船了?這不是荒謬是什麼?

 此刻虞翻對於這些公卿們終於幻滅了,也許他們從來沒有偉大過,只是因為他們站在了高處,所以才看著高啊!

 虞翻已經一句話不想說了,他抽刀砍翻了那幾個還要頑抗的門客,然後將刀架在劉和的脖子上,對左右道:

 “弟兄們,這人到現在還納悶咱們為何拿他,那行,咱們就帶著他去問問主公,看看他到底犯了何罪!”

 眾牙兵鬨然叫好,然後一陣拳打腳踢,就準備將劉和拿回大營。

 直到這個時候,從裡面傳來雄渾卻蒼老的聲音:

 “住手!你們是奉了誰的令?別和我說是朱儁,我問的是,他朱儁是奉了誰的命!”

 眾牙兵扭頭,看到一個高大的老者衣朱紫,行列階下,左右健僕一個捧著印,一個捧著冊,列在後面。

 虞翻明白,此人必然就是朝廷的大宗正劉虞了,他知道這人對大漢是忠心的,所以也足夠尊重。

 他抱著拳,然後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老宗正,你問我們奉了誰?咱們奉的是天!”

 說完再不理會劉虞,扭著劉和回去了。

 劉和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隨後被押走了,只留下老人一個人留在了深深的庭院,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