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六百六十一章 捉生(第2頁)

 但鮑蔡不曉得這些,還以往常的為奴經驗來待人接物,給人一種畏畏縮縮的感覺。

 這些遊奕使哪個不是軍中精銳,哪個不是殺伐果決的武士?對鮑蔡這種性格,簡直連多說一句話也浪費。

 但拋開這些個人觀感上的東西,這一次鮑蔡作為嚮導,實際上還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遊奕是隸屬於中軍精銳,此番任務是王上親令,讓他們去屯留附近探查呂布之軍隊動向。

 他們從襄垣與大軍分開,直接向南奔行,而且為了隱藏行際,他們還只能走一些人跡罕至的山路。

 這種情況下,非有嚮導不可。

 就在剛剛,那領頭的遊奕使為何會來問這一句?其實是因為他們走著走著,發現附近的山林都一樣,

差點以為是迷路了。

 說來也是殘酷,這些遊奕們本身也是精查地理的好手,但在這漭漭太嶽山,還是一些繞暈了。

 隊伍繼續向南,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前面的黑暗處傳來流水聲,那遊奕使忙讓鮑蔡去確認這是不是凍水。

 鮑蔡不敢怠慢,忙跳下馬,跑上前。

 再然後,一條渾濁的河水出現在眾人眼前,它自西向東,緩緩流淌。

 鮑蔡趕緊回話:

 “將軍,這就是凍水,你看那片黑壓壓的地方,那就是咱們屯留了!”

 那遊奕使凝目向著鮑蔡所指的方向看去。

 和鮑蔡看得不同,這遊奕使看到的卻是壁壘成群,木砦林立,而遠遠的,一處城垣的黑影在後方隱隱出現。

 看來這就是屯留了。

 在遊奕使確認的時候,其它遊奕們也在看,他們的目力也很好,看到的和自家主將看得差不多。

 其實,這一群人中,只有那奴僕出身的鮑蔡眼睛最不好,雖然是大族的奴僕,但也就管個飽,如何能和這些軍吏一般,常吃肉蛋奶和水果蔬菜。

 這些東西都是大軍從沿路採購而來,雖然數量不多,但優先供應這些常要夜間作戰的精銳。

 不過據後勤司的那些人說,以後這些東西會和炒米、醬菜一樣大規模供應軍中。這也不是後勤司的人在那胡吹大氣。

 隨著泰山軍在冀州、幽州、平州等地的根本穩固,這些地區正陸續安養生息,並在泰山軍各色專家的帶領下有調理的建設。

 比如說水果的嫁接技術和大規模集體種植,使得蘋果、桃子、大梨這些水果可以大規模供應軍隊。

 又比如平州地區的牧民在固定了草場,可以為內地提供大量肉、奶。而分佈在三地的里社又鼓勵家家戶戶養雞。

 其口號是:

 “雞生蛋,蛋生雞。今年養雞一隻,來年能賣一窩。“

 這一項政策是張衝推行的。

 實際上,他早就發現了,本代在養殖業上是非常落後的。雖然也有大莊園主養殖,但在廣大的鄉里是看不見多少的。

 所以這使得吃肉問題從如何奮鬥吃肉變成來壓根沒肉可吃。

 但大多數的養殖行業對於黔首們來說還是負擔太重了。雖然在分田和集社的並行下,老百姓的生活是要比過去好上不少,但依舊負擔不起養殖大牲口的風險。

 而養雞就不同,這是一個本小、啟動快、收益快且久的好產業。尤其是特別適合家庭中的非重要勞動力,如婦女、兒童,他們常年在家,正適合養雞。

 而且養雞的成本還低,只需要築雞窩就行,放養的雞會自己去覓食。除此之外,雞還可以下蛋,可以保證鄉里地區的小孩能每天吃一個雞蛋,提高身體素質。而多餘的,還可以變賣給鄉里,改善家庭。

 同時呢,鄉里也可以將雞蛋賣到軍裡,軍隊的後勤司會統一採購,然後運輸到前線供應給軍隊。

 此外,軍隊能吃到這些肉蛋奶蔬菜,還要感謝一項技術的發明和推廣。

 後世過來的張衝,當然明白食物儲藏的最好技術是罐頭,但可惜那東西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太過於超前了,所以他就寄託於本土人才的智慧。

 他很早前就設立一個“金匠獎”,專門鼓勵匠人們的發明創造。其中對於誰能解決行軍打仗時的新鮮食物的儲存問題,特意懸賞了鉅額獎金三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