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510章 畏懼(第2頁)

 這個過程中,同是北海人的邴原起了巨大的作用。

 邴原本就是郡內士林的精粹,又是鄭玄門下,有邴原的書信介紹和往來,使得北海國的俊傑們都知道了曹操的主張。

 雖然對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政策有不同的看法,但其人的武力無疑能給北海各家足夠的安全感。

 於是,一時間北海之智力如涓涓細流,匯於曹軍。

 而面對曹軍卞秉軍團的南下,北海的管亥已經無力阻止,在一次具體的大會上,管亥做出了向東萊全面轉移

的決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東萊這裡有泰山軍的根據地,到了那裡能和泰山軍匯合,共同取暖。

 所以,當得了荀彧的掉令時,卞秉所部早已兵強馬壯。

 而得知泰山軍將要從歷城方向突進,卞秉留趙儼留守北海,隨後帥所部八千北上支援東平陵。

 但就在荀彧不斷抽調各方兵力準備送往歷城的時候。

 噩耗傳來,歷城已丟。

 當是時,泰山軍左軍元帥關羽在祝阿整兵,處自己本部的十四個步兵營頭和兩個騎軍團外,又得郭曙部兩千人。

 隨後,關羽分兵西進,沿著河泰通道直奔歷城。

 守在歷城外圍

 但當關羽部出現在李度部的正面之時,營壁的後方卻冒出一支泰山軍。

 那是此前就入泰山的郭默部,其部沿著人跡罕至的泰山山道直插漢軍營壘後方。這樣,當關羽主力出現之時,壁壘內的李度實際上已經處在前後夾擊之中。

 此時的前後夾擊帶來的殺傷不是實際戰果,而是心裡層面的。

 後方通道是李度部與歷城的支援通道,一旦後方被截,李度部的士氣急轉直下。

 尤其是李度營內還有大量青州兵和樂安豪強部曲,軍心鬥志本就不高。現在糧道不通,對面又是手握重兵的關羽,其在心理層面直接崩潰。

 當夜,李度營內發生營嘯,不戰而潰。

 不得以,李度也只能隨亂軍東奔,最後被郭默伏擊,圍殺於蛟山腳下。

 郭默是左軍的悍將,他在得了李度的軍牌後才得知此人是這營砦的主將,隨後他腦子一轉就決定換裝漢軍,夜襲歷城。

 歷城原先並無城垣,在夏侯惇開始入主歷城,就開始大興土木,先後修建城牆和外圍的塢壁樓障。

 而在郭默輕襲歷城的時候,夏侯惇也得了李度的外圍壁壘被圍的消息,於是帶著四千精兵出城救援。

 而郭默輕兵直行,又走小道,正好和夏侯惇錯開。

 等到郭默直趨歷城城下,城內只有千餘漢兵駐守。

 郭默想以漢軍潰兵的身份詐開城內,但當即就被曹軍識破。但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歷城城內的遊俠和值守城門的吏士們在得知城外就是泰山軍後,倒戈一擊,直接就將城門打開。

 歷城之所以會如此,此前郭曙做的工作功不可沒。他一直和歷城的豪傑交通,讓他們明白投靠泰山軍的事業將是多大的機遇。

 而另外一方面,曹軍主將夏侯惇對於歷城豪傑們的不信任也是造成他們反戈的一部分原因。

 夏侯惇實在難以信任這些歷城本地人,因為他但凡隨便抓一個來問,都能問出和泰山軍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以夏侯惇知道,他自己坐著的就是一個火山口,隨時都會噴發,這讓他如何不過度彈壓?

 而現在,夏侯惇還輕率的將大部分兵力去救援了外圍據點,這就更為此創造了機會了。

 歷城城破,郭默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再次選擇在歷城城東的百丈嶺一帶設伏。

 在從城內的方正豪傑口中得知曹軍主力剛剛出城去支援城外了,郭默就斷定這支曹軍後面還要來救歷城。

 於是,郭默讓歷城城頭依舊懸掛曹軍旗幟,爾後悄悄的就在城外設了一個伏擊圈。

 在郭默他們等了沒多久,夏侯惇果然帶著四千大軍匆匆折返,在他們後面的是關羽親自率領的騎軍部隊。

 只是因為天黑,騎兵不能奔行,所以才讓夏侯惇撤到了這裡。

 黑夜中,夏侯惇臉色發青。

 後面的軍吏們正不斷催促部下門丟棄衣甲,好擺脫後面的追兵。

 夏侯惇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何李度的壁壘會破的那麼快。

 眼見著歷城將要到了,夏侯惇緊張的心才終於舒緩了下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完全不知道數量的泰山軍突然就從兩邊殺出,已經丟棄大部分衣甲的曹軍如何能形成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