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弄鱉(第2頁)

但在此漢,滎陽到底已經不為朝庭過多關心了。而這裡又處在京畿之腹心,二百年不聞刀兵,歷代滎陽令更關注的是那條漕運水道,而不是花錢修城牆。

原先滎陽城連城垛都無,還是滎陽令楊懿得知黃巾蛾賊從京索道冒出,才徵發全城丁壯日夜督催,方把城垛給修好。至於其他,還未興工,何儀就帶著混編的八千大軍抵達了滎陽城下。

打老了仗的何儀只在陣前一觀城,就向眾小帥道:

“此等疏城,也不知道能不能擋我軍一日。”

眾小帥聞此言,再看那滎陽城,無不心氣大提,哈哈大笑。

之前,滎陽令楊懿佈置的防務主要在城南設了三處壁壘,又鑿塞了城北的水門。但滎陽仍然有個大的防衛漏洞,就是在城東有一片大型的倉場。

這倉不屬於朝庭的,而是這滎陽豪強們專門用來收儲沿漕運豪強的貨物的。

還記得四年前,張沖和同裡的夥伴們隨孫亭長一起轉輸漕運嗎?當時沿著濟水這一路,各豪強都通過漕船夾帶走私。

之前張衝就注意了一個細節,就是為何沿路豪強拿了漕船上的貨物都不給錢。其實這才是整個沿漕運網絡的關鍵。

這些豪強互相合作多的已經十來代,少的也有五六代。因為涉及錢糧大,他們大量的交易往來都是通過記賬的方式而不是現結。每當從山東出發去滎陽的漕船,沿路的夾帶私貨,都會在沿路發賣了。這時候他們船裡也沒有錢,別人有心查也查不出。而當他們將粟米貢物交割給敖倉長後,他們在返回的途中又會經過滎陽。到時候,他們從這片倉庫裡換上所需要的貨物,然後運送到山東變賣。

這個過程中,一切都潛伏在這個交易網絡下,外面的人就算知道其中貓膩也奈何不得他們這些沿河豪強。

所以,此刻停放在東城倉裡的貨物,不僅僅是滎陽豪強們的貨物,更是整條濟水上各家豪強的。

但有一說一,這東城倉現在可能成為資敵。只要黃巾軍發現此處倉儲,滎陽漢兵根本不可能有兵力能守住。所以楊懿一開始的打算是燒燬東城倉。但這下滎陽豪強上下義憤填膺,群情激憤。

他們當中甚至有些都喊出:

“寧與家資給蛾賊,不可使縣君燒一瓦。”

張懿聽此是氣得臉色發白,但到底不敢燒,因為他知道真燒了,這滎陽城也守不住了,所以也就只能向城內的豪強們妥協。

那些豪強們這麼做,看似荒誕,但有他們的道理。

說到底,那些蛾賊們就是真搶了東城倉,他們又能用多少,後面這些蛾賊搶多少,都讓他們加倍奉還。但要是被你滎陽令燒了,那可就真沒了。

於是,滎陽城外那東城倉那麼大一個防禦漏洞,就因為城內各豪強的利益,而只能留下。

何儀部很快就發現了東城倉,在起開一倉,發現裡面盡是鐵料、漆器,其他倉也是各色物料都有,何儀部全體上下都發了財。

眾黃巾正要瓜分,但這一次被何儀阻攔了。他對眾將士道:

“大戰在即,錢帛只會讓大夥無戰心。咱們現在就差一步,你們看滎陽城那破壞樣,能擋得住我們?現在,我決定封庫。等我們打下滎陽,一起論功行賞。”

何儀一路的勝利已經使得他在軍中威望大增,就是靠著渠帥的決定,他們才能發這麼大的財。所以即便不甘,這些黃巾兵也只能轉過頭去,望著滎陽城摩拳擦掌了。

戰鬥隨即打響。

已經將中軍大纛北移到東城倉的何儀,拋開剛剛馬紮失陷的陰影,將全部注意放在了他人生最關鍵的一次戰鬥。

成則武運隆盛,敗則……,不會的。

何儀一揮三角黃旗,隨後中軍鼓聲大作。

何儀部八千兵,採用圍三缺一的方式,分別在城南佈置兵兩千、城東佈置攻堅兵兩千,中軍壘兩千,城西佈置兵兩千。

其實何儀這佈置那是為三缺一啊,要知道城北水門早就被張懿自己給堵了。所以何儀這次,一上來其實就是獅子搏兔,拼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