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六年(第2頁)

而這一切都是張衝攻下來蕪谷地造成的影響。

但這個影響,說實話還是侷限在太平道內,因為張衝打下來蕪谷地就未再流動,反而留駐奉高,屯田練兵。所以,來蕪谷地失陷的事並未對天下造成什麼影響。甚至,要不是今年奉高的上計沒到京都,可能國家劉宏都不一定知道這事了。

原來自張舉領殘兵四百從西城門亡奔時,他並未向京都送軍報,而是直接移軍南向,過徂徠山停駐在梁甫縣,但後來覺得還是離奉高太近,一路移節到尼蒙道的最西側山城,南武陽,一連退了二百里。

張舉還是有點從東西的,慌忙撤出奉高,但該帶的東西都帶上了,不論是郡守印綬還是太守麾蓋,還是他在奉高的納的小妻,一樣都沒丟。

張舉一到南武陽,就以太守印傳符駐守在尼蒙通道最東面谷口的費縣營兵,全軍移兵到南武陽。然後又傳檄郡南三縣,即南武陽、費國、南城三縣七城的縣卒各移兵五百全部駐防在南武陽北側的蒙山丘陵山崮。至於郡中部的梁甫、巨平、博縣,以及郡西北的茌縣都只能各安天命了。

這麼一調度,張舉才安心在南武陽駐紮下來。本來以他的想法是在郡南組織平賊大軍,除了費國的五百營兵、郡南三縣的縣卒一千五百兵,再徵調南城羊氏的部曲兵,之後再招募三縣鄉勇,能搭建一個五千人的大軍。

但籌軍的第一步,就談崩了。隨著泰山各豪強之間的書信往來,泰山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這些郡南的豪強們越來越清晰。

尤其是胡母家和南城羊家是世代交好的,通過胡母家的措辭,他們是這樣說的,雖然他們身陷敵境,無日不想著重新回到大漢的懷抱,但有一說一,以太守張舉之才器,以及泰山本地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收復郡東三縣。胡母班說這一次的泰山賊比二十年前的公孫舉更要兇狠,更要強暴,所以千萬不要浪戰,來就是送,一定要等到朝廷的南北二兵來了,大兵壓境,一舉擒賊。胡母班還在信中說,到時候他率奉高豪強裡應外合,一舉收復家園。

胡母班說的情深意切,羊陟不能不慎重對待。所以很自然在郡南三縣豪強的私下串聯下,各家一致的結果就是鎮之以靜,全等南北二軍開到,再對盤踞在郡東的泰山賊實行雷霆一擊。

但除了上面冠冕堂皇的理由外,不願為這個失敗的太守救火,去消耗自己的部曲是這幾家豪強們不擺在檯面但最實際的原因。

而一旦郡南的豪強們明確拒絕了張舉後,張舉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完蛋了,最後無奈下,只能將奉高失守的情況上書給了國家。

但事情就是這麼湊巧,當七月泰山郡的快馬趕到京都時,國家正在處理巴郡板楯蠻的事,這隻漢庭的勁旅,曾經為國家數次征討羌亂的忠義之兵,再不堪地方郡吏的摧殘,終於還是反了。

說實話不論是之前的羌人還是現在的板楯蠻都不是什麼野心顛覆之輩,只不過實在不堪地方郡吏的催逼才不得不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