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884【《荀子》升經】

科舉要考?
  本來還想出言反駁觀點的士子,突然齊刷刷就閉嘴了。
  張良佑連忙問道:“《歷史論》只出現在策論題嗎?”
  魏良臣解釋說:“策論題對於《歷史論》,時考時不考,爾等只須熟讀鑽研即可。不過嘛,中進士之後,授實官之前,要在吏部參加關試。《歷史論》是關試的必考內容!”
  士子們聞得此言,趕緊牢記在心中。
  如今的大明進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
  一甲、二甲在中央實習之後,可以直接授予官職。
  佔總錄取人數70%的三甲進士,授官前卻要考吏部關試,並根據考試成績外放具體職務。
  因此,關試的考題範圍也很重要。
  天文、地理、物理、農業、水利、賑災、律法……等等科目,即將從科舉當中取消,全部轉為吏部關試內容。
  只剩數學,依舊是科舉必考。
  這種做法並非朱銘向傳統儒生妥協,而是為了照顧廣大貧寒士子。
  古代教育資源本來就不平衡,此時的教育普及率,也遠遠不如明清兩代。
  那麼考試內容就不能有太多“雜學”,否則對貧寒士子而言是一場災難,大族子弟必然憑藉“雜學”壟斷科舉。
  但又必須留一個,才能促進自然科學發展,因此數學就成為保留項目。
  對貧寒士子而言,數學比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更好掌握。後面的幾個科目,得家裡有充足財力支持。
  當然,也不能徹底放棄。
  朱銘打算編一本科普讀物,介紹各種基礎的自然知識。讓十多歲的讀書郎們,也知道地球圍繞太陽轉,也知道摩擦力、槓桿原理。
  為了讓眼前這些士子,更加積極的幫自己丈田,魏良臣繼續透露更多信息:
  “下一屆科舉要改革。《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四書,與《數學》一起為必考科目。”
  “《詩》、《書》、《禮》、《易》、《春秋》、《荀子》為六經。可擇其一為本經參加科舉。”
  這些信息,明年春天就會在全國公佈,魏良臣不過提前兩三個月說出來。
  並不違規。
  引發輿論混亂無所謂,朝廷已經吵了好幾年,民間估計還得吵好幾年。
  魏良臣笑道:“爾等若有治《荀子》者,好生鑽研學習。以此為本經科舉,考中進士的機會很大。”
  此言一出,瞬間炸鍋。
  一個士子問道:“荀子言性本惡。以《荀子》為本經者,該如何作答《孟子》的性善之論?”
  魏良臣說:“性善性惡,相關經義不會再考。”
  忽有洪氏子弟質問:“荀子還有偽禮論,難道禮也不考嗎?”
  魏良臣說:“《禮》是選治之經,與《荀子》不衝突。四書若有跟偽禮論衝突的地方,也不會再考經義題。”
  又有洪氏子弟大喊:“荀子持性惡、偽禮二論,已是褻瀆孔孟。《荀子》怎能升經?此滑天下之大稽也,朝中必有奸邪蠱惑聖君!”

 

  魏良臣說:“《荀子》升經,是陛下提議的。”
  全場死寂,目瞪口呆。
  這種情況很正常,《孟子》以前是諸子書,在北宋升經也鬧出大動靜,甚至還成為黨爭的助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