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2頁)

    朱銘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把沈括弄進文廟供奉時,滿朝大臣就已經勸諫了一撥。

    當然,跟舉報蘇軾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沈括在變法時橫跳,把新舊兩黨全都給得罪了。

    沈括舉報蘇軾,本就子虛烏有。

    這玩意兒最早出自王銍的《元祐補錄》,屬於孤證,沒有任何史料支撐。就連作者王銍的兒子,都不認同這種說法。

    而且,錯漏百出。

    尤其是“劉恕戲曰:不憂進了也”這句話,可以百分百斷定是瞎編的。

    熙寧六年十月,沈括離開江浙,回京已是十一月。次年正月,劉恕從江西路過潤州,當時蘇軾正在潤州賑災。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沈括在京城彈劾蘇軾,消息就已經傳到鎮江了?要麼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要麼就是有人給蘇軾報信。

    然而,此案牽連的新舊兩黨,他們全是文壇大佬,而且門生故吏無數,卻沒有一個提及沈括舉報。後來沈括得罪新舊兩派,名聲臭得如過街老鼠,卻依舊沒人說他舉報過蘇軾。

    誰都不知情,包括蘇軾本人都不知情,只有《元祐補錄》的作者知道,且作者的兒子還寫書反對此觀點。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的作者李之儀,是蘇軾和沈括共同的朋友。不論何時何地,他都帶著蘇軾和沈括的畫像。他陪沈括一起玩耍,又跟蘇軾一起玩耍,從來沒有提過此事。

    “烏臺詩案”爆發的時候,李之儀一邊請沈括為母親寫墓誌銘,一邊又積極奔走營救蘇軾。

    整個案子,所有的原始卷宗、彈劾奏章、審問記錄、證物判詞,因靖康之變而流到民間。還被人整理刊印成書,沒有一處提到沈括。當時別說沈括,就連王安石都名聲惡臭,有誰會故意把沈括的黑料給刪掉?

    沈括和蘇軾私下交流,能確定的只有一次。

    那已經是烏臺詩案的十多年後,蘇軾奉詔回京路過潤州,而沈括正好搬去潤州定居。沈括把親手製作並珍藏多年的石墨送給蘇軾,而蘇軾也寫了一篇《書沈存中石墨》記錄。

    很正常的文章,卻被有心人解讀為行文冷漠,不復以前兩人的親密關係。

    親密個屁啊,兩人以前的關係從未有人記載。甚至蘇軾私下贈詩給沈括,都極有可能是《元祐補錄》編造的,因為根本找不到別的出處。

    並且,蘇軾關於墨條的文章很多,行文清一色都不談感情,只側重於闡述各種各樣的墨。難道蘇軾跟所有送他墨條的老友都生疏了?

    ……

    秦檜當然不管沈括私德如何,他只需要迎合皇帝即可,連忙上前說:“裴秀製圖只有六體沈括製圖卻有七法二十四至。即縱橫十二大格,一路用地支,另一路取天干其八加四卦。即可像飛鳥直達一樣,無視山川起伏獲得直線距離。”

    “極好!”朱銘點頭微笑。

    大臣們圍觀好一陣,陸陸續續散去,秦檜也喜滋滋告退。

    朱銘叫來懂得製圖的工部官員,把盛唐超級地圖複製一份,免得哪天火災又給燒燬了。

    沈括的各種著作,陸陸續續送到太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