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688【恐怖的軍費】(第3頁)

    北宋的廂軍也有幾十萬,不但吃空餉,還隨意剋扣,而且當成苦力來使用。

    現在的大明新朝,基本收復了前宋國土,軍隊方面也該大清理了。

    並且,朱銘還把禁軍、廂軍、鄉兵,名字改成了野戰軍、駐防軍和民兵。

    野戰軍暫定為二十萬人,其中包括一些正規文職、後勤人員。

    駐防軍暫定為三十三萬人,其分佈為:京畿3萬,河北5萬,山西5萬,陝西5萬,山東3萬,河南2萬,四川2萬,淮南、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廣西各1萬。

    另外,還有十八萬人的漕軍,各地的驛站和遞鋪,也統歸入漕軍系統。

    又有三萬規模的水師,分為海軍與-->>
                                         
河湖水軍。

    地方的緝私、剿匪、巡檢任務,都交給駐防軍和水師負責。

    這些屬於暫時編制,總計兵額74萬人。

    等滅了金國,河北、山西駐防軍會變少。等滅了西夏,陝西駐防軍也會變少。

    若是要征討西南,則相應省份的駐防軍會增加。

    大明野戰軍的軍餉,按北宋的中上等禁軍規格,再稍微往上調整一些來發放。月工資600文到1500文(從小兵到基層軍官),另外每個月還發糧食,夏天和冬天要發衣服。行軍作戰之時,另有額外津貼。

    大明駐防軍的糧餉,按北宋的中等禁軍規格,進行上下調整來發放。月工資400文到1200文,糧食、衣服、津貼也有。

    如果該部隊駐紮在物價較高的區域,另外還有相應的生活津貼。

    漕軍的糧餉比駐防軍稍低,接到運輸任務的時候,也會再額外發放津貼。

    海軍與河湖水軍,糧餉介於野戰軍、駐防軍之間。

    七十四萬人的部隊,日常發放軍餉,每個月就要60萬貫(大明朝廷現在只論足佰),一年的軍餉開支為720萬貫。

    這720萬貫只是軍餉,沒有包括糧餉、衣服和津貼。

    更沒有包含其他後勤軍費!

    另外,騎兵特別花錢,戰馬的各種費用也沒算進去。

    如果按照這套標準,就算不再打造武器裝備,也不再外出行軍打仗。算上糧餉、維護和各種津貼,每年的軍費開支估計會超過1200萬貫。

    一旦開戰,軍費蹭蹭蹭上漲!

    富直柔說:“兵部拿給戶部看過了,戶部官員認為,給駐防軍和漕軍定得糧餉太高。”

    “不定這麼高,難道像前宋一樣不餓死就行?”朱銘反問。

    宋代的下等禁軍和廂軍,日子過得跟乞丐沒兩樣,大部分都得靠自己打工餬口。如果只依靠實發糧餉,養活自己都難,更別提養活家人。

    富直柔道:“他們說新朝米價穩定,各地都降下來了,就算軍餉不變,也比前宋士兵過得更好。”

    “放屁!”

    朱銘說道:“讓錢琛想辦法搞錢。也不為難他,今年不打大仗,只在山西打些小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