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309【七星書院】(第2頁)

  太學生的身份,本就是一種功名。只要進了內舍,宰相也無權除名,須得請示皇帝才行。

  王黼將太學生開除,屬於非法行為!

  正直大臣已在彈劾,但皇帝毫無反應,明擺著默許王黼瞎搞。

  郭望之讓文吏拿來紙筆,快速謄抄《治安疏》和《正氣歌》,這玩意兒在桂州可稀罕得很。

  休息閒聊片刻,陳東問道:“請問朱先生編管何地?”

  方廷實起身道:“諸君隨我來。”

  帶著一眾太學生,前往朱銘的臨時居所。這裡暫時沒有聘請僕人,曾孝端聽到響聲出來開門。

  引進院中,諸生集體作揖,執弟子禮問候:“學生某某,拜見先生!”

  朱銘也很驚訝:“你們怎來桂州了?”

  陳東簡單訴說一番。

  朱銘沒想到這些太學生如此剛直,不禁嘆息:“卻是害了你們。”

  富元衡說:“先生莫要自責吾等求仁得仁而已。我家乃吳縣大族,先遭反賊劫掠,又被官兵勒索,家產已十不存一。此非一家之遭遇,江浙百姓多如此,便剿滅了反賊,朱勔父子也會捲土重來。只有先生,能夠一掃乾坤,吾等誓死追隨!”

  雷觀說道:“我家也被反賊所掠,浮財盡失,此王黼養寇所致。不除奸相王黼,天下難以安寧!”

  魏良臣說:“諸位同窗已商量好了,就在桂州隨先生治學,等待時機出山匡扶社稷。”

  學生們伱一言我一語,言辭越來越激烈。

  方廷實聽得震撼莫名,自從進士授官之後,他只回過一次東京,而且始終在偏遠地區做官,不曉得東京的情況已多麼惡劣。

  今年青黃不接之時,十多萬饑民湧入京畿,朝廷只挑選青壯招了一萬廂軍。剩下的全部自生自滅,導致京畿州府盜賊叢生,離城稍遠些就能在野外看到白骨。

  東京城內外,因為糧價過高,活活餓死的百姓每天都有。

  就連京城的底層官員,也快要吃不起飯了,全靠每月發放的祿米度日。多養些親隨和僕人,就得想辦法買糧,往往是找親朋好友借錢。

  而權貴和富商,還在歌舞昇平,樊樓潘樓,熱鬧依舊。

  熱血未冷、良心未泯之人,哪裡看得下去?

  這些太學生,並非頭腦發熱去叩闕,而是長時間積攢的怒火需要發洩。

  朱銘招待他們吃飯,方廷實說:“諸生人數眾多,一時間屋宅難尋,恐要擠一擠才行。”

  朱銘笑道:“隨便找兩處宅子便可,我那書房還能住人,臥室裡也能睡幾個。等到開春,就搬到七星山去。”

  蔡懌那邊,已經聯繫好一些富戶。

  聽說要建書院,大部分都願捐錢捐物。

  朱銘購置一些工具,隔日便帶著親隨和學生,前往七星山下親自勞作。

  “修身養性,並非一味靜坐冥思,勞動也能鍛鍊心志,”朱銘扛著鋤頭說,“與我一起背誦,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一時間,七星山下,《孟子》之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