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為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收裝備(第2頁)

    抗戰案》,河南的災荒得到了國民政府的確認,派要員前往勘察災情,賑濟災民。河南省政府自籌賑款500萬,並在陝西購得麩皮300餘萬斤運回發放,地方亦籌款1000萬。針對流民開始實施各種以工代賑。向第一戰區長官部借了後方的囤糧3.5萬包,向湯恩伯部借糧160萬斤,軍隊節

    食麥300萬斤以及向陝西省購買的存麥2萬包,分別發放了下去;各縣所存的倉谷,勒令必須在1943年麥收之前全部散發給災民;其他如查封大戶存糧、設置粥廠、組織募捐等工作委員長親自下達手令,命河南省救災委員會沿隴海線,在重要地點設立粥廠,救濟西去逃荒的災民。後擇定廣武、洛陽、靈寶、常家灣、閿底鎮等5處各設一廠,其經費全部由中央撥付報銷。自設立至結束

    ,共耗費經費800餘萬元,救濟災民達55.8萬餘人。此外,省內各縣亦普遍設立粥廠,總計4289處,收養災民189萬餘人。然而,相比較災情來說,這些措施實施起來的效果並不明顯,受災最重的三、四十個縣,有三百多萬人餓死,一片哀鴻遍野,為了活下去,很多老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上山當了土匪,而匪患猖獗,更加

    重了河南的亂局。

    現在無論是中方還是日方,在河南這個地界兒上都沒有心思再去打仗了,雙方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瞭如何鞏固統治,賑濟災民上,一片焦頭爛額。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壞的,在這段時期裡,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美國贏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此牢牢的掌握了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再是蘇聯人與德國人在斯大

    林格勒鏖戰,隨後德國人在阿拉曼戰役中慘敗,整個世界反法西斯的局勢迅速向著有利於同盟國的方向轉變著。

    在國內戰場上,陳納德的飛虎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隨著駝峰航線的開闢,美國援華物資開始進入中國,經過輸血的中國終於再一次振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