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 作品

第1143章 大明藍圖(第2頁)

  在各個城池的行政管理上,倒是簡單,知府部門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錦衣衛暗中監督。

  而錦衣衛再分為明暗兩衛,杜絕官員貪腐。

  等國家人口增加,經濟繁榮起來的時候,再建立鄉鎮一級的管理機構。

  那麼皇帝只要掌握好兩個內閣,再加上管控好錦衣衛就行,還有,這支機構的隊伍得擴大,兼管著國內的治安問題。

  只要朝廷有了銀子,那管理起國家來,啥都不是事。

  等大明王朝建立後,得派人在全國境內尋找金、銀礦,有了大量黃金和白銀的儲備,大明銀莊的銀票可以多印五倍。

  征服其他國家後,首先推行的就是:把這個地方的黃金和白銀都兌換成銀票。

  這些初步的構想,趙無極在心裡頭命名為:大明藍圖。

  陽吉姬見他長時間沉默不語,而兩隻豬手則是掐揉個不停,於是又用臉蹭了下:“無極,在想什麼呢?”

  “我剛才想好了大明藍圖,也就是治國理念!”

  “哦,那你跟我講一講吧!”

  接下來一個半時辰的御流飛行,趙無極首先是從經濟學的角度講起了國家治理問題。

  也就是大明錢莊的槓桿原理:

  有了一百萬兩銀子的儲備,就可以發行五百萬兩甚至一千萬兩的銀票。

  接著講起軍隊對外擴張佔領其他國家後,強制性執行使用大明銀票,把黃金、白銀運回來統統囤積起來。

  至於軍政分開,以及軍事內閣、治國內閣的事情上,趙無極是簡單化地講,事情由這些人去做,皇帝擁有最終拍板權。

  而在治理國家內政方面,趙無極講得就比較仔細:

  所有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執行三十稅一政策定為國策,永不改變。

  土地不能買賣轉讓。

  官府控制著田畝數,老百姓家的兒女們長到一定年齡,就可以再申請田畝來耕種,按照勞動力來分配田地。

  知府部門是服務老百姓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用來魚肉百姓。

  城池知府的官位,設置兩人,一正一副,讓他們隨時處於互相監督中。